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

ID:31908719

大小:5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26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_第1页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_第2页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_第3页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_第4页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中国当代外交史复习资料1、“另起炉灶”的概念对内和对外两层含义,即怎样处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与外国的现有关系问题和怎样组建新中国外交队伍的问题。另起炉灶有两层含义:对外“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内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提出要另起炉灶,创立新型的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外交队伍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概念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

2、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特权和影响逐步肃清,然后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3、“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与中国第一个建交的国家:苏联(1949年10月3日)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缅甸。(1949年12月)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的是印度。(1950年4月1日)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时间、内容及意义(影响)时间:1950年2月14日内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

3、的同盟关系。条约的核心内容是,缔约国双方均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集团、行动和措施,缔约一方如果受到第三国的侵略,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条约有效期为30年。意义(影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一边倒”政策的具体化表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当时的缔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5、中国抗美援朝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时间: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出参战命令。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率首批志愿军入

4、朝参战。主要领导人:彭德怀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1950年6月25日6、《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时间、内容及意义时间:1953年12月31日内容: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保证)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目标)意义: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实力政策”是一个勇敢的挑战。...最后,和平共处

5、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1、中日民间交往的主要事例和体现(1)协助日侨回国:1953年3月至1955年3月共有2.9万多名日侨回国。(2)宽大处理战犯:1954年释放了一批约400多人的日本侵华战争犯罪份子,这是纯由中国主权决定处理的问题。(3)红十字会访日:1954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率代表团访问了日本。(4)四次民间贸易合同:中日民间从1952年起至1955年共签订了三个贸易协议;1958年3月5日,中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

6、协定。2、两次台海危机及其主要事件(发生了什么?解放了哪里?)(1)第一次台海危机:(1954年-1955年)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字,朝鲜战争正式结束,志愿军撤回国内。但朝鲜战争刚结束,美国便与台湾筹划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杜勒斯在会见蒋介石时明确指出,美国把海峡危机看成国际战争而非内战。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占领一江山岛。一江山岛的失守,使国民党军队在大陈岛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台湾方面被迫决定从大陈岛撤军。人民解放军全部控制大陈群岛。...人民解放军的势如破竹使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深感不安。1月24日,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题为

7、《台湾海峡正在发展的局势》的特别咨文。国会经过3天辩论,通过了“授权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即“福摩萨决议案”。与此同时,美国第七舰队的主力也向台湾海峡和浙东海面集结。人民解放军攻占大陈岛后,并没有乘势进军台湾本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岛,而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海峡两岸的武力对抗有所缓和,第二次台海危机结束。(2)第二次台海危机:“八二三”炮战(1958年8月23日)8月23日中午12时,解放军万炮齐射金门群岛,金门炮战爆发后,美台组成海军联合编队,对被炮火包围的金门群岛展开海上补给

8、,人民解放军炮击的重点转向运补的国民党军船。9月2日,两军在料罗湾发生激烈海战(亦称“九二海战”)。中国共产党于10月6日上午发布文告,宣布暂停炮击金门,第三次台海危机宣告结束。此后,人民解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