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

ID:31909922

大小:47.3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26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_第1页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_第2页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_第3页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_第4页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第一章绪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观点,此为后世温病伏邪学说的渊薮。2.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4.明代医家吴又可,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5.明代医家张鹤腾,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6.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7.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专论。8.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温病的专著。9.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温热经纬》。

2、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一、定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既有风寒性质外感热病,又包括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狭义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疫:指除外感六淫外,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疾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发病,病发于里的温病。温毒:一是为疾病名称,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为病因,之温病中的一中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二、温病

3、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三、温病的命名16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1.发病季节-春温、冬温2.时令主气(四时主气)-风温、湿温、3.季节主气结合-秋燥4.临床表现特点-大头瘟、烂喉痧5.流行情况-温疫16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四、分类1.病因性质-温热性(风温、春温等),湿热性(湿温、暑温夹湿、伏暑等)2.发病初起特点-新感(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春温、伏暑等)第三章温病的

4、病因与发病一、定义温邪:是外界致病邪气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疫疠病邪:是指具有强烈传热性并能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一类温邪。16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一、病因16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1.风热病邪(风温、冬温)致病特点:犯肺卫、伤阴津、易逆传心包。2.暑热病邪(暑湿)-夏季致病特点:入阳明、耗气津、中心肝、夹湿邪3.湿热病邪(湿温)-长夏致病特点:病程长、易伤阳、又伤阴、犯脾胃、困清阳、阻气机4.燥热病邪(秋燥)-秋季致病特点:犯肺卫、易致津液干燥5.温热病邪(春温)-春季致病特点: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津液后期多肝肾阴伤。6.疫疠病邪:

5、性分寒热,性质属热的能引起流行传染7.温毒病邪致病特点:攻串流走、蕴结壅滞16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二、发病1.发病因素:人体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感邪途径:口鼻、皮毛3.发病类型:新感温病、伏邪温病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一、卫气营血辨证证型病理证候辨证要点卫邪郁卫表肺卫失和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寒,口微渴气邪正剧争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凉,尿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力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舌苔黄营热灼营阴扰神窜络身热夜盛,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

6、脉细数身热夜甚,心烦谵语,或斑点隐隐,舌红绛血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急性多部分、多窍道出血,斑疹密布,舌深绛二、三焦辨证证候病理证候辨证要点上焦温邪犯肺卫受邪郁,肺气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邪热壅肺,肺气郁闭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舌苔黄,脉数身热,咳喘,舌苔黄湿热阻肺,肺失清肃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舌苔白腻,脉濡缓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舌苔白腻邪犯心包邪热内陷,机窍阻闭身热,神昏,肢厥,舌绛神昏,肢厥,舌绛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身热,

7、神识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或有谵语,舌苔腻神识昏蒙,舌苔腻中焦阳明热炽胃经热炽津伤壮热,大汗,心烦,面赤,口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而壮热,汗出,渴饮,舌苔黄燥,脉洪大16温病学-考试向总结-赤砂小医。数阳明邪结肠道热结传导失司日晡潮热,神昏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而燥潮热,便秘,舌苔黄黑燥,脉沉实有力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身热,烦躁,胸闷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舌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舌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