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

ID:31912255

大小:18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26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_第1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_第2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_第3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_第4页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A

2、.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2.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宗法制3.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A.西周时期已经是官僚政治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4.

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晋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B.齐国当时实力最大C.宗法分封制受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5.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12-C.改革中央官制        D

4、.建立中央集权制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5、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8.西汉末年,出现“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扦(抵御)国难”的局面,王莽篡位才得以成功。这表明王莽篡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A.推恩令的推行  B.七国之乱的发生 C.郡国并行制度的建立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9.“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0.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

6、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11.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材料中的后者指的是: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   D.议政王大臣会议12.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

7、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朝:A.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13.-12-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4.清朝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发展创新。入关前到清初实行八旗制;清代前、中期实行以八旗驻

8、防制为主体、多种体制并存的管理体制;晚清时期则普遍设立州县,最终建立行省体制。清朝东北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反映了:A.满汗民族关系十分融治B.专制皇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