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ID:31916362

大小:7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27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_第1页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_第2页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_第3页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_第4页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电大《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及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1.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群学肄言》。2.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3.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家庭四种形式。4.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5.依据社会控制力量的直接来源,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6.社会保

2、障的特点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7.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沉重打击了神创论和目的论。8.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受政治因素影响大、城市发展不平衡。9.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10.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1.社会交往:指人们需要是人们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务产生的匮乏感

3、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2.城市化:城市化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3.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的规范体系。4.情景定义:5.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有一定的地域界限,

4、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区域文化,人们对该生活共同体有归属感、认同感。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1、双方需求的互补性2、态度的类似性3、双方距离的远近4、交往频率...2.社会现代化有哪些内容?第一,经济现代化。它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没有经济现代化,其它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经济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增长,还表现为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消费现代化。第二,政治现代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应,没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就很难推进的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

5、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第三,文化、科学现代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第四,城乡社区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道路。第五,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大到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现代化等等。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3.产生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第一个原因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

6、,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的失调,社会解组等。4.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1、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2、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3、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4、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5、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防在首位。6、初级社会群体具

7、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5.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第一,有特定的目的第二,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第三,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十分密切第四,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有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第五,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答:(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1943年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到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进一步阐述,成为行为科学

8、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2)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人的需要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3)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A、生理需要。如对食品、衣服、居住、喝水、性的需要等。B、安全需要。包括防备生理损伤、疾病、经济上的灾难和意外事情的发生,以及工作安定,有保障等。C、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在团体中得到别人的爱,并给予别人爱。D、自尊的需要。建立在实际能力上的成就和他人的尊重。E、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充分发挥潜能,做最适宜的工作。(4)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