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

ID:31916706

大小:623.02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1-27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_第1页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_第2页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_第3页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_第4页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土力学试题(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土力学》习题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及水的渗流第三章 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第六章 天然地基承载力第七章 土压力第八章 土坡稳定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 1.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率、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能够直接为试验所取得的是哪三个?答:能够直接为试验所取得的是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 2. 评价砂土和粘性土的物理指标分别有哪些?答:评价砂土的物理指标有孔隙比、相对密实度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评价粘性土的物理指标有最大干重度、最优含水率、

2、压实系数3.有一种土样,孔隙率,土粒比重,含水率是,则该土样处于何种状态?  答:因为,,所以该土样属于饱和状态。 4.已知土粒的土粒比重,含水率,则10kN的土重中干土和水的重量各为多少?若土的孔隙率,则此时孔隙的体积为多少? 解:     5.有一块50的原状土样质量为95.15g,烘干后质量为75.05个,已知土粒比重,求天然重度、干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并比较、、、数值的大小。 解:土的天然重度  土的干重度  土的含水率  土的饱和重度  土的浮重度  土的孔隙比 土的孔隙比  土的饱和度  各种不同重度之间的关系为:>

3、>>6.某土坝施工时,土坝材料的土粒比重为,天然含水率为,上坝时的虚土干重度为,要求碾压后饱和重度达到95%,干重度达到,如每日填筑坝体,问每日上坝多少虚土?共需加多少水?解:土的天然重度   当土的干重度达到,饱和度为95%时,由下式  求得土的含水率      填筑坝体需要虚土坝体重量  需要加水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及水的渗流 1.影响土的渗流性的因素主要有哪几种?  答:影响土的渗流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土的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 ②结合水膜的厚度;③土的结构构造; ④水的粘滞度; ⑤土中气体。 2.什么是流砂?什么是管涌?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4、 答:当水由下向上渗流时,若向上的动水力与土的有效重度相等时,此时土颗粒间的压力等于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而失去稳定,这种现象就称为流砂现象。   水在砂性土中渗流时,土中的一些细小颗粒在动水力的作用下,可能通过粗颗粒的孔隙被水带走,这种现象称为管涌。流砂现象是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与土体内部;而管涌现象可以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以发生于土体内部。 3.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则等效土层的竖向渗流系数为多少?解:等效竖向渗透系数:   4.已知土体比重,孔隙比,求该土的临界水力梯度。解:土的饱和重度     临界水力梯度

5、    5.如习题图2-1所示,在9m厚的粘性土层上进行开挖,下面为砂层。砂层顶面具有7.5m高的水头。问:开挖深度为6m时,基坑中水深h至少多大才能防止发生流土现象?      解:由公式    得B点的测压管水头为:  6.如上题图所示,某基坑下土层的饱和密度,当基坑底面积为,如果忽略基坑周边的入渗,试求为保持水深1m需要的抽水量。(粉质粘性层)   解:           第三章 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 1. 某层土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计算土中自重压力。解:第一层土为细砂,地下水位一下的细砂是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其浮重度为: 第二层粘土层的液性指数 ,故认

6、为粘土层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其浮重度为:a点:b点:c点:d点:2.如图所示某粉土地基,测得天然含水量,干重度,土粒比重,地面及地下水位高程分别为35.00m及30.00m,汛期水位将上升到35.00高程。试求25.00高程处现在及汛期时土的自重应力。当汛期后地下水位降到30.00高程(此时土层全以饱和状态计)、25.00高程处的自重应力又为多少?解:由得到  重度   饱和重度现在的自重应力  汛期时的自重应力  地下水下降后   3.如左下图所示基础基底尺寸为4m×2m,试求基底平均压力和,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 解:设基础及台阶上回填土混合重度为   基

7、底压力分布图如下所示。          4.在地表作用集中力,计算地面深度处水平面上的竖向法向应力的分布,以及距的作用点处竖直面上的竖向法向应力的分布。解:各点的竖向应力可按布西奈斯克公式计算,并列于表中,绘出的分布图。         表(一)  处水平面上竖向应力的计算r(m)012345r/z00.330.6711.331.67α0.4780.3690.1890.0840.0380.017бz(kPa)10.68.24.21.90.80.4                表(二)     表(二) r=1m处竖直平面上竖向应力的计算z(m)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