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

ID:31918961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27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_第1页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_第2页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_第3页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_第4页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_第5页
资源描述: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消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残余应力的产生、释放与测量一、残余应力的产生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归结为三类:一是不均匀的塑性变形;二是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三是不均匀的相变。根据产生残余应力机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车轴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是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的综合作用结果。由于构件内、外部温度不均,引起材料的收缩与膨胀而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力”。热应力是由于快速冷却时工件截面温差造成的,淬火冷却速度与工件截面尺寸共同决定了热应力的大小。在相同冷却介质的情况下,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截面尺寸越大、钢材热导率和线膨胀系数越大,均能导致淬火件内外温差增大,热应

2、力越大。而加工过程中,由工件内外组织转变的时刻不同多引起的内应力成为“组织应力”。淬火时,表层材料先于内部开始马氏体的相变,并引起体积膨胀,由于表层的体积膨胀受到未转变的心部的牵制,于是在试样表层产生压应力,心部产生拉应力。随着冷却的进行,心部体积膨胀有收到表层的阻碍。随着心部马氏体相变的体积效应逐渐增大,在某个瞬间组织应力状态暂时为零后,式样的组织应力发生反向,最终形成表层为拉应力而心部为压应力的应力状态。组织应力大小与钢的含碳量、淬火件尺寸、在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钢的导热性及淬透性、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有关。二、残余应力的释放

3、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针对工件的具体服役条件,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消除或降低对其使用性能不利的残余拉应力,有时还可以引入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分布,这就是残余应力的调整问题。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①自然时效把工件置于室外,经气候、温度的反复变化,在反复温度应力作用下,使残余应力松弛、尺寸精度获得稳定。一般认为,经过一年自然时效的工件,残余应力仅下降2%~10%,但工件的松弛刚度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因而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很好。但由于时效时间过长,一般不采用。②热时效热时效是传统的时效方法,利用热处理中的退火技术,将工件加热到500~650

4、℃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后再缓慢冷却至室温。在热作用下通过原子扩散及塑性变形使内应力消除。从理论上讲采用热时效,只要退火温度和时间适宜,应力可以完全消除。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可以消除残余应力的70~80%,但是它有工件材料表面氧化、硬度及机械性能下降等缺陷。③振动时效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振动时效是使工件在激振器所施加的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共振,松弛残余应力,获得尺寸精度稳定性。也就是在机械的作用下,使构件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应力得到释放,以达到降低和调整残余应力的目的。其特点是处理时间短、适用范围广、能源消耗少、设备投资小,

5、操作简便,因此振动时效在70年代从发达国家引进后在国内被大力推广。④静态过载法静态过载法是以静力或静力矩的形式,暂时加载于构件上,并在这种载荷下保持一段时间,从而使零件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时效方法。用于焊接件时需要将载荷加大到使原来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接近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才能消除残余应力。静态过载法的精度稳定性效果,取决于附加应力的大小及应力下保持时间。特别指出,静态过载法处理后构件中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残余应力。⑤热冲击时效法1970年前后出现的一种新颖的稳定工件尺寸精度的时效工艺法。其实质就是将工件进行快速加热,使加热过程中造成的热应力正好与残余

6、应力叠加,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引起塑性变形,从而使原始残余应力很快松弛并稳定化。⑥超声波时效法超声波时效法首先在前苏联诞生,并在发达国家得到推广,该方法起先主要应用于船舶、核潜艇、航空航天等对消除应力非常严格的军事领域。但是以上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残余应力值,但都不能完全消除残余应力,为了获取比较好的应力状态采取以下表面处理:1、滚压工艺滚压表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面强化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零件表面应力状态从而提高其抗疲劳性能的终加工工艺手段。可以产生很大的残余压应力和提高表面质量。1、磨削工艺精磨工序加工得到的工件表

7、面存在较高一致性残余压应力。2、喷丸工艺3、表面淬火工艺以上四种工艺都会对表面残余应力产生影响,既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组织,也可以调高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车轴的使用寿命。三、残余应力的测量盲孔法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原理如图1所示,假设一个各向同性材料上某一区域内存在一般状态的残余应力场,其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为σ1和σ2,在该区域表面上粘贴一专用应变花,在应变花中心打一小孔,引起孔边应力释放,从而在应变花丝栅区域内产生释放应变,根据应变花测量的释放应变就可以计算出残余应力:σ1σ2σ1θ90°225°σ2R1R2R3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

8、可编辑图1盲孔法残余应力测量原理图(1)式(1)中:ε1、ε2、ε3—三个方向释放应变;σ1、σ2—最大、最小主应力;θ—σ1与1号片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