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

ID:31933872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28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_第1页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_第2页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_第3页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_第4页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活动的技巧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当前,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猖獗,被骗师生不仅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而且还承受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据公安部门介绍侦破此类案件难度非常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提醒,以增强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的基本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同学,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网络、电信具体诈骗手段及防范建议如下:       1、“司法调查”: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门电话,以事主电话欠费、查收法院传票、包裹单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然后以

2、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或需要调查等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目前公、检、法等部门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进行所谓核实、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       2、“盗号木马”:利用网络通讯“QQ”、微信等即时文字、视频聊天工具,通

3、过植入木马或者病毒事先盗取事主个人信息和视频片段,然后冒充事主本人向网络好友借钱的手段诈骗。      【防范建议】:及时安装、升级防、杀毒软件,遇上述情况一定要通过电话等其它通讯联络方式与好友直接核实,而不应轻信网络即时视频。       3、“猜猜看”:以手机通话中故意让事主“猜猜我是谁”套取信任,然后冒充熟人、好友谎称在外地出事或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急需用钱交纳罚款的方式诈骗事主钱财。     【防范建议】:当接到自称老朋友的人说“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种种理由而给其汇款。      4、“返税退费”:通过非

4、法手段事先获取事主资料,然后通过固定电话、手机或者短信冒充车管所、房产局、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以“办理汽车、房屋购置税或者教育退费”为名诈骗。     【防范建议】:拒绝退税诱惑,税务部门进行退税时,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告,而不会仅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你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5、“银行客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和银行客服短信提醒,以“事主银行卡扣除年费或在外地巨额消费、透支”等为由诱骗回电咨询,然后以事主银行卡信息泄露需要开设安全账户服务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直接向银行客服咨询,而不通过诈骗短信提供的联系电话咨询。凡以种种借

5、口要求你通过ATM柜员机去操作所谓“远端保全措施”、“开通网上银行”、“与税务机关联网接受退税”、“收退税款”、“修改磁条”等项目的,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6、“中奖诱惑”: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防范建议】:增强主动防范意识,拒绝不明虚利诱惑,如果对方提出领奖要先交费,那一定就是诈骗了。        7、“内幕消息”:利用短信、电话、网页等发布、提供所谓内部信息,可以短期暴利的六合彩博彩信息、股票“内幕交易信息”等为诱饵的诈骗。      【防范建议】:暴富心理

6、不能有,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不明来源电话、手机短信或网站上称“中大奖”、能够预测股票、彩票内幕信息、中奖号码等信息,均为诈骗信息。        8、“资金贷款”:以短信形式向手机用户发送低息免担保贷款信息,然后利用事主急需流转资金的心理进行诈骗。【防范建议】:手续齐全责任清,切莫轻信免担保。贷款应到银行信贷等金融部门申请办理,办理时应先审查对方资质。        9、“钓鱼诱骗”: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购物、票务等网页,以极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或试看试用,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防范建议】:网上购物风险大,保障措施不

7、可少。正规的购物网站会通过诸如“支付宝”、“财付通”、“安付通”、“快钱”等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交付款项,付款有保障。一般情况,若对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使购物者直接通过银行转帐或到银行直接打款到其提供的银行帐号,一般为诈骗。        10、“违法交易”:利用手机短信向手机用户发送提供低价毒品、违禁物品、招嫖以及二手车交易等违法信息,然后要求事主先交纳保证金、手续费等为由从中诈骗。【防范建议】:任何购买、销售违禁、走私物品的行为均为违法行为。由此发布的类似信息,均为诈骗信息。        11、“暴力敲诈”:拨打电话虚构绑架事主家人或者以短信冒充黑恶人员敲

8、诈的诈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