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

ID:31934425

大小:1.5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1-29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_第1页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_第2页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_第3页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_第4页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淀玫瑰香葡萄纯度的rapd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种质资源鉴定技术文献综述种质资源鉴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鉴定技术经历了从创始到发展再走向完善的三个历史阶段。发展历程为形态特征鉴定法、孢粉超微扫描技术、染色体分析技术、同工酶技术到分子标记技术,完成了从形态到内部生化再到DNA水平的三个阶段研究。传统种质鉴定方法是形态特征鉴定法,该方法简单、直观,但周期长,易受环境影响,在品种数量较大的情况下,鉴定精度低。本世纪中叶,随着电泳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如同工酶)指纹的出现,把种质资源鉴定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被认为是种质资源鉴定的强有力工具。蛋白质指纹图谱反应了不同品种蛋白质编

2、码基因位点上等位基因间的差异(张开春等,1999)。该法个体特异性强,鉴定精度比较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DNA指纹图谱应运而生。DNA分子标记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更符合植物遗传育种理想标记的要求,体现在:1)许多形态标记对重要的农艺性状具有多效性,在育种程序中不适于用作育种标记。ONA分子标记呈中性,不存在这种情况。2)各个发育时期均可检测,是建立在DNA变异水平上,不受环境条件、植物发育时期或取样部位的限制。3)完整的基因型分类。4)DNA位点数目多,分布广.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分子标

3、记能揭示很多自然突变的等位基因,并且这些自然突变的等位基因可覆盖整个基因组(吴敏生,1998)。用于绘制DNA指纹图谱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有:RFLP、RAPD、SSR、AFLP等,由表l可以看出,RAPD技术具有简单、快捷、准确、自动化程度高而且经济的特点。表1四种分子标记的}t较堕!!!鱼婴堑塑垒殳!坚!唑塑坦型坚婴堕L——一2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2.1果树种质资源鉴定由于DNA分子标记的独特优点,它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种质资源鉴定分类方面,包括优良果树品种、砧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野生资源,育种中的优良单株

4、,原生质体融合材料,体细胞杂交种,嵌合突变体以及具有某些特殊抗性(如抗病、耐盐碱、耐寒、)材料等,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张立平等(1997)应用RFLP技术研究认为,葡萄核糖体rDNA中的PV—A片段适合于作为葡萄种和品种鉴别的分子标记,1998年用RAPD对葡萄属的33个种和品种材料进行了分类。肖顺元等(1995)应用RAPD技术分别对柑桔体细胞杂种进行了鉴定。张今今(2000)利用RAPD技术对我国主栽的元帅系、富士系等苹果品种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获得了元帅系普通型品种红星区别于其它短枝型芽变品种的多态性片段OPK20—5

5、20。Bourquin等(1992)用RFLP方法对葡萄16个砧木品种进行了鉴定。Nybom(1990)、祝军等(2000)、沈向等(2000)、林同香等(1998)、彭建营等(2000)、王军等(2000)、吴燕民等(2000)、杨英军等(2000)、张开春等(2000)分别对苹果、杏、龙眼、核桃、枣、山葡4萄、桃、草莓等果树的相关性状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2.2物种、品种鉴别及亲缘关系分析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种、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上,比传统的方法更能反映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品种鉴别方面,分子标记所揭示的多态性是其它标记

6、所不能比拟的,并可作为新品种登记、注册和产权保护的重要依据。王军(2000)对山葡萄基因组提取及RAPD鉴定,王三红等(2000年)对柑桔品系进行RAPD鉴别,王跃进等(1997)用RAPD分析鉴定葡萄属远缘杂种,沈向等(2000年)运用RAPD对杏43个品种资源分类,吴燕民(2000年)运用RAPD对核桃属种间亲缘关系分析,林伯年(1999年)用RAPD技术对杨梅属植物分类分析,林同香(1998)对龙眼品种,邓九生等(1999)对芒果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果树主要采用无性繁殖,品种数量繁多,极易造成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使用

7、分予标记技术鉴别果树品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2.3发现和检测果树突变果树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突变类型,这些突变类型一般是通过形态性状发现的,通过分予标记技术也可以发现众多突变类型。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无性繁殖果树的遗传一致性,对果树品种的提纯、优良无性系变异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吴月燕(1999)用RAPD对藤稔葡萄芽变株系研究,张开春等用RAPD鉴定樱桃小茎尖培养后的早熟变异。通过形态性状发现突变体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由于分子标记在数量上不受限制,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探测到大量DNA位点,所以利用分子标

8、记技术区分突变体也是可能的。Nybom(1990)采用RFLP技术研究了红星及其突变体,发现了杂交谱带在强弱上有别。金勇丰等(1998)用RAPD技术区别了桃品种“布目早生”和其早熟芽变“大观1号”。北京林果所(1997)用RAPD将苹果品种红星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