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

ID:31939052

大小: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9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_第1页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_第2页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_第3页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_第4页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左传》作者为左丘明辨王伯虎《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作者为春秋战国之交的鲁国人左丘明,史有明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关于《左传》作者的最早记述。《左传》一书结构严谨,首尾相贯,风格一致,似一气呵成,应成于一人之手。既名《左氏春秋》,自当为左

2、氏者所撰;以鲁为宗国,与“鲁君子”吻合;好发预言,正是史官特征。凡此种种,皆与左丘明身份相符。因此,若无强有力之反证,则左丘明撰《左传》之说不容否定。然而,自唐、宋以来,不断有人对左丘明撰《左传》提出疑问;当今学者也多持怀疑态度。纵观诸家所见,其否定左撰《左传》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据《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提及左丘明之语气判断,左丘明的年龄应大于或至少不小于孔子。[1]2、《左传》最后一段称赵无恤为襄子,足证其成书在赵无恤死后,而赵无恤之死距孔子之死已五十多年。[2]3、《左传》书中一再预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作者必亲见其事。而这两件事距孔子之死至少

3、也有76年,左丘明不可能活到此时。[3]果真如此,自可推倒左撰《左传》之成说。但我们经过研究却发现,这些理由其实都很勉强,不足以推倒旧说。因为:第一,左丘明是孔子的晚辈,他在孔子死后还活了很长时间。《论语·公冶长篇》不能证明左丘明的年龄大于或至少不小于孔子。第二:赵无恤之死距孔子之死其实没有五十多年,而是只有36年,左丘明活到此时实属正常。第三:《左传》并不曾预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作者更不曾亲见此二事的发生。下面依次论证。一、左丘明是孔子的晚辈孔子与左丘明,二人谁长谁幼,这本是个不争的问题。至少在唐代以前尚无人怀疑过左丘明是孔子的晚辈。前引《十二诸侯年表

4、·序》说得明白,左丘明是在孔子死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才着手撰写《左传》的;而《左传》乃是巨著,非短日可就,这就意味着左丘明在孔子之后还活了很长时间。《左传》最后一段称赵无恤为“赵襄子”,而赵无恤卒于孔子之后36年(本文第二部分将详细论证),倘若这段文字非后人所补(从这段文字的风格、语气判断,后人补写的可能性不大),则左丘明在孔子死后至少还活了36年。因此,左丘明为孔子晚辈应不成问题。据刘向《别录》,左丘明后来把《左传》传给了曾申。曾申为孔子晚年弟子曾参之次子。曾参小孔子46岁。从时间看,应为有据。我们说左丘明在孔子死后36年还活着,这

5、是否有些玄乎呢?一点也不。因为假设孔子死时,左丘明的年龄为30岁,到赵襄子死时活到66岁应属正常;即使他在孔子死时已有40岁,那他活到76岁也不算太离谱吧!从现存资料看,把孔、左二人联系起来的是《春秋》,不闻在《春秋》之外二人还有何交往。孔子修《春秋》是在晚年。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在此之前,二人同居一国,却不闻交往。应当认为这是由于左丘明年轻资浅,无从相识。直到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自卫返鲁,整理典籍,修订《春秋》,二人始有交往。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二人相处不足5年,所以孔子虽很赏识左丘明,

6、但语及左氏的言辞仅《论语·公冶长篇》一处保留下来。能否仅据《论语·公冶长篇》一节文字就轻易断言左丘明的年龄大于或至少不小于孔子呢?显然不能。且看《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慝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里根本没有涉及二人的长幼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孔子称许左丘明的为人,赞赏他的交友之道,就说这是“引左丘明以自重”,并进一步推出左丘明“至少和孔子同时,年龄或许还大于孔子”的结论来。[4]孔子论人尚德不尚年,他所推崇的人并不都比他年长。“雍也,可使南面”[5],捧之太过;“使尔多才,吾为尔宰”[6],几近于谀。然而冉雍、

7、颜回不都是他的晚辈吗?为什么“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就说一定不比孔子年轻呢?至于说孔子“引左丘明以自重”,无此必要吧!孔子年仅三十余岁,即被孟僖子视为“达者”,并使其二子师事之,名气已经很大了。[7]五十多岁更做到鲁国司寇,为第四卿,仅次于三桓。这在鲁国除了出自公室的世卿大族如臧孙氏、子叔氏等之外,绝无仅有。[8]虽说后来离职去国,“干七十余君莫能用”,但其政治声誉在当时除了年长于他的子产、晏婴、叔向等人之外,无人能比。哪里用得着引他人以自重呢?“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与其说是“引左丘明以自重”,不如说这是孔子借己之声誉,以抬举左丘明这个自己喜欢的后生

8、罢了。二、赵襄子之死距孔子之死应为36年《史记·六国表》以周威烈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