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

ID:31939564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_第1页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_第2页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_第3页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_第4页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与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在丰富多采的明清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一个非常兴盛的分支。而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将它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然而迄今很少有人致力的课题。这里仅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史学传统极为发达的国家。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史官文化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族文化形态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历史典籍之丰富,社会各阶层对历史的兴趣之强烈,都是举世闻名的。而由于“

2、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非通儒夙学,展卷间,鲜不便思困睡。”缺乏阅读能力的广大平民百姓,实际上接触的不是深奥难懂的正史,而是通俗化的历史故事和带有不同程度虚构成分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并通过它们去了解和认识历史。悠久而普遍的“历史情结”,文盲占绝大多数的接受条件,既为历史演义小说提供了强大的创作动力,也为它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国演义》是长期以来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三国的逸闻轶事和民间传说便不断滋生。从唐代起,三国时期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三国

3、故事则成为通俗文艺重要的创作素材。宋元两代,三国题材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戏曲方面,宋、金的“院本”、元代的杂剧,都有相当丰富的三国戏;而在“说话”艺术中,宋代即已形成“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出现了著名的“说三分”专家,元代更出现了汇集“说三分”成果的长篇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在此基础上,元末明初杰出的作家罗贯中依据史书《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精思妙裁,创作出这部雄视百代的巨

4、作。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而且是第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小说。从此,历史演义这一体裁确立了自己的正式名目和文体规范,其开创之功,可谓伟焉。   《三国演义》成书以后,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不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下层文人和普通市民也纷纷阅读和讲说,口耳相传。正如清初著名作家李渔所称赞的:“《演义》一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加之戏曲和曲艺竞相取资,更使《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深入民间,传遍九州。这种巨

5、大的成功,适应了社会的文化需求,造就了广泛的爱好者,吸引了众多的继起者,并被书商们视为赢利的“热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于是,从明代中期直到清代末年,历史演义小说不断问世,仅今存的便有数十部之多。这些历史演义小说,题材遍及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若按其内容的时代顺序排比,主要有以下作品:   反映上古至周武王灭商历史的小说,有《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等。   反映周代历史的小说,有《春秋列国志传》(简称《列国志传》)、《孙庞斗志演义》(简称《孙庞演

6、义》)、《后七国志乐田演义》(简称《乐田演义》)、《新列国志》(即《东周列国志》)等。   反映两汉历史的小说,有《全汉志传》、《两汉开国中兴传志》、《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传》、《东汉演义评》等。   《三国演义》的续书,有《三国志后传》、《后三国石珠演义》等。   反映两晋南北朝历史的小说,有《东西两晋志传》、《东西两晋演义》、《北史演义》、《南史演义》等。   反映隋唐历史的小说,有《隋唐志传》、《大隋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   反映五代历史的

7、小说,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反映宋代历史的小说,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   反映元代历史的小说,有《青史演义》。   反映明代历史的小说,有《英烈传》、《续英烈传》、《梼杌闲评》、《辽海丹忠录》等……   真是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正如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所概括的:“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   事实非常明

8、显:如此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不管其成书过程如何,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二   综观《三国演义》和明清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共同的创作规律:   第一,以史为经。从艺术渊源来看,历史演义小说与宋代“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门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讲史”的内容是“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但“讲史”艺人主要是从史传中撷取故事的由头,讲说中的随意性很大。从《三国演义》开始,历史演义小说增强了“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