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

ID:31939746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_第1页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_第2页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_第3页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_第4页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伦敦相恋  第一章一个人呆在伦敦的寓所里  1921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两个多月的海上行程,万吨客轮如一叶扁舟,行驶在浩瀚的印度洋上,仿佛永远也到不了岸。浪涛日夜不息地拍打着船舷,徽因一直有一种眩晕的在梦中的感觉。  按照出访计划,林长民带着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  一处处文化名胜,一个个博物馆,还有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家家工厂、报馆,林长民都带着女儿一一走过。16岁的徽因原本对工厂报馆这些地方没太大兴趣,但林长民却认为,恰恰是这些地方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

2、方式,可以给中国社会今后的改良做参考,故“不可不观”。  游览之外,林长民更多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应酬。他要出席“国际联盟协会”的会议,要与各国各地的有关人士晤面,他应邀去一些地方作演讲,还要接待许多慕名前来拜望他的当地留学生和华人社团的成员。当他忙于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顾不上徽因。徽因有许多时间一个人呆在伦敦的寓所里。  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驳杂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故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

3、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谨严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随她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

4、朦胧愿望。  1921年9月,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伦敦ST.Mary'sCollege(圣玛利学院)学习。  1921年的11月16日,从早上到下午一直是雾蒙蒙的天气,一个叫徐志摩的年轻人来拜访林长民。  徐志摩新近才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转学到伦敦。和他一块儿来的张奚若是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留学生。 第二章没想到他从此会闯入自己的生活  人生有许多事情让人不可思议。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遭遇许多人,有的人几十年朝夕相对,却形同陌路、相知甚少;有的人不经意间相识相遇,却犹如前世今生,萌生出终生不渝的情谊。  当父亲和这两个年轻人亲热地寒暄、交谈时,徽因照例是端上茶点,在

5、一旁听他们说话。她没有想到,这个肤色白皙、戴一副圆眼镜的青年,从此会闯入自己的生活。  徐志摩见到林长民,很快就成了相见恨晚、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惊讶林长民“清奇的相貌,清奇的谈吐”。  随着与林长民交往的深入,徐志摩和徽因也熟了起来。他发现,这个梳着两条垂到肩膀的细细辫子、像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不仅长得俊秀可爱,而且是个可以对话的朋友。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林长民,林长民不无骄傲地说:“做一个有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徐志摩发现徽因读书很多,他们常常谈及一些作家作品。这些谈话让他兴奋。他感到,徽因的

6、可爱不仅在她的外貌,更在她活泼跳跃的思维,明澈清新的识见。她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悟性超出了她的年龄。  徽因的表达能力极强,她的北京话略带一点儿福建方音,而她的英语则是地道的牛津音,发音吐字有音乐感,听上去舒服极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徐志摩发现自己来林寓不仅仅是为了找林长民,而是想见到徽因,想和徽因说话。  冬天的伦敦雨雾连绵,阴霾潮湿,林长民又外出了。圣诞节、新年紧挨着,徽因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徐志摩撑着一把湿漉漉的雨伞来到林宅,带着他一贯温雅真诚的笑容,还带来了无穷尽的有趣的话题。  起居室里,壁炉的火明亮地跳跃着,这是房间里最暖和的地方。壁炉两侧一边一把舒服的

7、摇椅,椅子上搭着苏格兰方格图案的毯子。平时,林长民总是在这里看书看报,与来访的客人聊天。  徐志摩和徽因坐在壁炉前,从伦敦冬季讨厌的雨雾谈起,谈到英国诗歌中对英国景物的描写。徐志摩告诉徽因,他最喜欢的诗人是拜伦、雪莱、华兹华斯和济慈。他问徽因读没读过济慈的《夜莺颂》,徽因立即用英语背诵了起来:“……这神妙的歌者,决不是一只平凡的鸟;他一定是树林里美丽的女神……”  他们的谈话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忘记了窗外绵绵的阴雨,忘记了壁炉的火苗在渐渐弱下去。  徐志摩告诉徽因,自己出国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手段,走实业救国的路子。原以为振兴实业就是多开工厂,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