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

ID:31939784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_第1页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_第2页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_第3页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_第4页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明君与暗君写满字的墙与贞观元年忙着理顺各种关系有所不同,太宗也想抽出些精力来考虑一些长远的事情,他要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继续修订法律,就是当中的一件事情。现在,他想要把国家治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整理清楚,所以,新年刚过,他就把魏征找来,与他讨论一些事情。太宗问:“上次公谈了忠臣与良臣的区别,让朕受益不浅,可是朕却想知道,作为君主,什么样的君主是明君,什么样的君主是暗君?”魏征回答:“君主,如果兼听,就是明君;如果偏信,就是暗君。《诗经》说:‘先民有言,询于刍蕘。’刍蕘是打柴的人,意思是国家大事不只是要向王公贵族咨询,也要向打柴的人

2、咨询。舜氏打开四门,使四目明亮,使四耳聪达,虽然身边有像共、鮌这样的人,不能使自己消息阻塞;尽管身边尽有庸违的进言,也不能使自己迷惑。秦二世把自己的所有门、耳、目都隐藏起来,专信赵高的话,结果呢,天下人溃逃、叛离了也都不知道;梁武帝宠信朱异,而侯景已经打到关口上了,还不知道;隋炀帝只听虞世基的话,造成天下遍地造反了,自己还蒙在鼓里。所以说,君主能够兼听,那么奸人不可以壅塞、蒙蔽,故而天下之情就会通畅晓达了。”太宗听完了魏征的话,稍许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说:“唔,讲得透彻,考虑得深远啦!这里,朕想要告诉你的也有两件事,第一,朕要的是忠臣,总不

3、至于要奸臣吧,当然,朕更需要良臣,可是不是人人都有那种智慧和条件做良臣的。卿可以做你的良臣,按照你自己设定的良臣的路子走吧,朕给你创造条件。这第二嘛,朕想要做个明君,不做暗君。卿看看朕是不是做明君的那块材料啊?”魏征深深地向太宗鞠身,说:“陛下聪颖过人,识量可比天地,武功文治,盖世超绝,陛下又宅心仁厚,富有悲怜同情,这正是做明君的条件啊。臣有幸,我朝人有幸,天下人有幸。臣愿尽毕生之力,为我大唐圣朝增添点滴之功。”太宗平静地回答:“试试看吧!”又一日,太宗把杜如晦等人找去,他说:“朕与魏征前日讨论过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暗君,魏征说兼听就是明君

4、,偏信就是暗君。朕受益颇多呀。过后,朕总在想这个问题,又把所读书中的事情反复考虑了一番,今日个对卿等说说朕的想法,然后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明君时时思量自己的短处,所以能够越来越好;暗君总是袒护自己的短处,所以永远愚昧。远的不说了,就说隋炀帝吧,他好自我矜夸,护自己的短处而拒绝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身边的人也的确难以犯忤逆之罪,虞世基不敢直言炀帝的过错,也不好过于怪罪他。过去,商纣王无道,箕子佯装疯颠,从而得以自我保全,孔子尚且称箕子为仁义。到了炀帝被杀,虞世基应该与他一起死吗?”杜如晦对答说:“天子有诤臣,虽然天子无道,可以不失天下。仲尼

5、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仲尼这么夸奖卫国的史鱼,就是因为他无论在君主有道或无道的时候,都能够禀持忠诚,直言君主的过错。虞世基哪里是以隋炀帝无道,不听劝告,才杜口无言的?他是偷安,已经得到的重要的位子,他又不肯主动辞职请退,可见他与箕子假装疯癫而离开纣王,在事理上完全不同。过去,晋惠帝、贾皇后打算废除愍怀太子,当时的司空张华竟然不能依照自己的职责向皇上苦诤,却靠阿意顺从得以苟活下来。到了赵王伦举兵废除了贾皇后之后,派使臣将张华捉拿了,张华还在自我辩解,说‘我不是没有规劝贾太后,而是当时不能被她采纳。’使臣说:‘公作为三公之

6、一,太子无罪却被废除了,你的言论既然不能被采纳,你何不引身而退?’张华无言以答。于是,他被斩了首,并夷灭了他的三族。古人有个说法,‘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宰相的职责就是要主持正义,坚守正道,所以说,‘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张华虽然性格抗直却不能成全自己的节气,言论谦逊却不能保全自己,如此,王臣的大义节气就已经坠落了。再说虞世基,他位居宰相,处在能够发表言论的位置,却没有一句抗辩、诤谏的话,的确也该死了。”太宗说:“公说得对。作为人君,需要有要忠良的臣子,才能够身安国宁。隋炀帝哪里是手下没有忠臣?他从没有听到人说过自己的过错

7、,以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如此,恶的方面积累起来,祸害满盈,灭亡很快就到来了。如果君主的行为不正当,臣下又没有人匡谏他,反倒是都阿谀顺从,君主做的每件事情都说很好很美,那么君主就是暗君,臣子则是谀臣。君暗臣谀,危亡就不远了。朕现在志在使君臣上下,各自尽心坚守大公无私,君臣共同切磋,以成就治国之道。公等各自应当务求忠诚正直,匡救朕不对的方面,而朕终究不会以你们直言忤逆朕意,而来指责或迁怒你们。”“陛下圣明,臣等无忧!”在坐的侍臣都为太宗的这个认识而高兴。正月末尾的一天,太宗在阅读隋朝文史资料,读到兴奋的地方,他就在上面划上些道道,批上几句。他

8、要人把王珪找来。王珪进来以后,太宗对他说:“开皇十四年的时候大旱,隋文帝不许开仓赈粮,却命令老百姓到山东去找饭吃,说那里没有遭灾,有粮食可吃。到了开皇的末年,天下粮仓的储积可以供吃五十年。隋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