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

ID:3193996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_第1页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_第2页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_第3页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_第4页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鲁迅杂文集的编法与说法《热风》、《华盖集》与《坟》鲁迅著《热风》和《华盖集》先后于1925年11月和1926年6月出版,分别收录其1918年至1924年和1925年所写小说、散文诗、回忆记之外的作品。不过两本书并不包括他这一时期此种文章的全部,除删掉的篇什外,另有19篇系特意留下,与1907年至1908年间所作四篇文言文合编为《坟》,于1927年3月出版。1925年10月22日鲁迅日记:“夜校杂感。”此即《热风》。同年11月3日作《〈热风〉题记》,则云“我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同年12月31日作《〈华盖集〉题记》,说:“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整理

2、了这一年所写的杂感,竟比收在《热风》里的整四年中所写的还要多。”又说:“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杂感”与“短评”意义相当。而他在1926年10月29日致陶元庆的信中称《坟》为“我的杂文集”。鲁迅在《〈坟〉题记》(1926年10月30日作)中提到“将这些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本书样子”,在《写在〈坟〉后面》(1926年11月11日作)中则说是“我的古文和白话合成的杂集”。还说:“但我并无喷泉一般的思想,伟大华美的文章,既没有主义要宣传,也不想发起一种什么运动。不过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所以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

3、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给来者一些极微末的欢喜。人生多苦辛,而人们有时却极容易得到安慰,又何必惜一点笔墨,给多尝些孤独的悲哀呢?于是除小说杂感之外,逐渐又有了长长短短的杂文十多篇。”“小说”和“杂感”,分别指时已面世的《呐喊》、《彷徨》和《热风》、《华盖集》;而“杂文”既一并指《坟》中用古文和白话写的所有文章,也单独指其中的白话之作。其与“杂感”或“短评”之别,在篇幅稍长,所谓“何必惜一点笔墨,给多尝些孤独的悲哀”;虽然文章还是“长长短短”。从《华盖集续编》到《二心集》1926年10月15日鲁迅日记:“下午编定《华盖集续编》。”该书收入1926年之作(包括稍后增

4、补的《华盖集续编的续编》),于1927年5月出版。然虽名“续编”,编法却与前集不同:不再考虑《热风》、《华盖集》与《坟》文体方面那种区别,而是统统汇编一起。即以集中第一篇《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1926年1月3日作)而言,若《华盖集续编》还如《华盖集》那样编法,此文恐怕抽出另行安排;假如《坟》收录下限不是1925年底,或可编进去了。而集中这类文章不止一篇。此后的《而已集》(收1927年之作,1928年10月出版)、《三闲集》(收1927年至1929年之作,1932年9月出版)和《二心集》(收1930年至1931年之作,1932年10月出版),都是这种编法。鲁迅在《〈

5、华盖集续编〉小引》(1926年10月14日作)中说:“还不满一整年,所写的杂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么多了。”又说:“名副其实,‘杂感’而已。”《〈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前记》(1927年1月8日作)则说:“总算一年中所作的杂感全有了。”“杂感”一词显然有了新的意义,不仅是《热风》和《华盖集》那类文章,连同《写在〈坟〉后面》所说“杂文”也包括在内了。1930年5月10日鲁迅作《鲁迅自传》,有云:“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所说

6、“一本论文”,即《坟》。原来“杂文”被换成了“论文”,与“短评”相区别。按鲁迅所谓“论文”,实不同于今日通常用法。周作人在《美文》(1921年5月作)中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此即essay,可译作论说文、散文、随笔、小品文。周氏兄弟起初所以不将essay译为后来包括他们在内更多采用的“随笔”,或许受到厨川白村的影响。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1924年至1925年交由鲁迅译为中文

7、)中特别强调:“有人译essay为‘随笔’,但也不对。德川时代的随笔一流,大抵是博雅先生的札记,或者炫学家的研究断片那样的东西,不过现今的学徒所谓Arbeit之小者罢了。”他是担心读者误将这种传自英法的文体,与日本原有的《枕草子》、《徒然草》等混为一谈。虽然厨川白村也说:“和小说戏曲诗歌一起,也算是文艺作品之一体的这essay,并不是议论呀论说呀似的麻烦类的东西。况乎,倘以为就是从称为‘参考书’的那些别人所作的东西里,随便借光,聚了起来的百家米似的论文之类,则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反观《坟》,至少其中白话文章,并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