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

ID:31949398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_第1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_第2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_第3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_第4页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论“项羽之气”中国古代的文人,不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与正史“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评价定式不同,往往给政治落难者多几分同情。即以楚汉战争的刘、项而论,后代项羽庙到处都是,唐代杜牧即有诗《题项羽庙》,据说毛泽东在延安曾书录之,而后代的刘邦庙又有几何?西晋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晋书·阮籍传》)这里“竖子”当然指刘邦,无疑它是一种鄙称。最有名的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直接把项羽称为人杰鬼雄。那么,这些后来人又褒扬推崇项羽身上的什么东西呢?项羽在垓下

2、被围,自为歌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究竟什么是项羽之“气”,我们体会是一种英雄气概,一种堂堂男子汉的光彩。在秦汉以后,此物随着贵族的退场而日益稀缺,又唯其稀缺而越加珍贵。刘项之战的结果,使人感到一种悲剧性的压抑,按鲁迅的话,即“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令文人们唏嘘不已。秦汉之际,被清人赵翼视为“天地一大变局”,说是“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的终结和“布衣将相之局”的开启(《廿二史札记·汉初布衣

3、将相之局》)。过去,人们多从是否主张分封的角度来比较评判刘项之优劣,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未必全面。今天,我们从他们胸襟气度的角度出发,将发生在此一变局之中的“项羽之气”及其导致的人们政治文化取向加以剖析,应该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直道而不诡诈无论是战场作战还是政治布局,项羽都是直道而行,绝无矫饰做作之态。人们可以批评他残暴、愚蠢、刚愎自用,但很难说他狡猾诡诈。这一点他和政敌刘邦形成鲜明对照。同是观看秦始皇巡游,项羽脱口就是“彼可取而代也”,敌忾之情溢于言表,而不顾这可能带来的族灭之祸;刘邦说的是:“嗟乎,大丈夫当如是矣!”此处透露出的

4、情态是艳羡和攀附,这种言语于他秦朝基层官员的身份是很合宜的。战场上,项羽从来都是直扑目标而不迂曲。巨鹿战前,项羽认为“今秦军围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却批评他不会“运筹策”。结果项羽杀掉宋义,“悉引兵渡河”,“与秦军遇,九战,绝甬道,大破之……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项羽的这种风格贯穿始终。当来到函谷关“有兵守,不得入”时,他“大怒,使当阳君击关”。听说田荣自立为齐王,就“北击齐”;听说刘邦已破彭城,就“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下,“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一直到最后被围垓下,他还津津乐道于自己“起

5、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汉书·项籍传》)。这让我们想到了春秋时期那个在战场上“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而坚持“正道”拒绝“诡道”的宋襄公。虽然到了此时,由于“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但这种军礼精神依然不绝如缕。如井陉之战,赵国成安军陈余,“儒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汉书·韩信传》,结果惨败于熟稔孙子兵法的韩信之手。项羽政治上所为最诡诈之事,当为“杀义帝”。灭秦后,项羽不想让楚怀王掣肘,于是尊为帝,置之江南郴县。此事颇多蹊跷处。一是让谁去杀,杀于何地,《史记》、《汉书》各篇记载不同。《史记·项羽本纪》

6、说是“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史记·高祖本纪》说是“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史记·黥布传》和《秦楚之际月表》又都说是项羽“使九江王布杀义帝”,“布使将击义帝,追杀之郴县”。而《汉书·高帝纪》说,“二年冬十月,项羽使九江王英布杀义帝于郴”。究竟真凶为谁?义帝由盱台(今江苏盱眙)被迁徙到郴县(今湖南郴州),当时衡山王吴芮都邾(今湖北黄冈)、九江王英布都六(今安徽六安)、临江王共敖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三国皆义帝途径之地。清人洪亮吉《四史发复》认为,衡山、临江“二王虽受羽命而不奉行,故布独遣将击杀耳”。那么就是说衡山、临江王是

7、计划下手的人,而九江王英布是实际续成此事的人,故“使将击义帝,追杀之郴县”。二是时间也不同。《史记》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所记都在汉元年四月,而《秦楚之际月表》在汉二年十月,《黥布传》在汉元年八月,共三种说法。《汉书·高帝纪》从《史记·月表》定为汉二年十月。清人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义帝以元年四月自临淮之盱台徙桂阳之郴,使人趣其行,不及一月可到。英布等追而杀之,则甫及郴即被弑矣。疑四月为是”。究竟何时,已无可考,但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刘邦知道这件事的时间。刘邦暗度陈仓又平定关中以后,走河东、河内到洛阳,已是汉二年三月。结果遇到当地一位

8、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史记·高祖本纪》)。如果说义帝是元年四月被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