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

ID:31950548

大小:8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9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_第1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_第2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_第3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_第4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编辑版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一、名词解释1.作物:人类为了各种目的,并经过长期驯化后,在大田中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一类植物,又称“大田作物”。2.作物生产:涉及种植作物的全过程及从“种-收-加工-贸易”全过程,确保生产能实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其核心是“种-收”过程,又称之为作物栽培。3.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作物生产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4.分蘖:禾谷类作物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

2、成的新茎称为分蘖。5.定日作物:要求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期的作物。6.中耕作物:株行距离较大,植株对地面覆盖度小,经常要中耕松土的一类作物。7.拔节:茎的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迅速进行分裂伸长,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伸长的现象。8.有效分蘖:能生长至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9.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10.一次分蘖: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11.二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12.剑叶:禾本科植物主茎顶部的最后一片平展叶。13.直根系: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14.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

3、发生的次生根(不定根)所组成的根系。15.作物的适应性: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16.生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17.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18.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19.生育时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20.营养生长:一般指营

4、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21.生殖生长:一般指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22.感温性:作物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23.感光性:作物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24.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的特性。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25.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26.根冠比:作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27.休眠:具有生活力的

5、种子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28.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之和。29.最适叶面积指数:当多数叶片处于光饱和点光强之下,最低层叶片又能获得大约2倍于光补偿点光强时的作物叶面积指数。30.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干物质的数量。31.光合势(叶日积):在某一生育既期间或全生育期内作物群体绿叶面积的积数。32.蒸腾系数:作物每生产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33.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34.叶龄:用作物的出叶数表示作物的年龄。35.叶龄指数:已抽出或已展开叶片数占作物一生总叶数的百分数。36.倒

6、伏,即作物在生长的某一阶段因某种原因,植株体发生倾斜,倒在地表的现象。37.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现有规律的生长和发育,叫器官同伸关系。38.干旱:环境中水分低到不足以满足作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时,出现干旱。39.它感作用:植物之间通过生物化学物质所产生的相互影响。40.作物的产量(yield):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果实、籽实、块根等目的器官的生产量(质量)。41.无霜期: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一次霜冻出现之间的天数。42.积温:只有当气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作物才能完成其发育周期,这一温度的总和成为积温。43.极端温度:对

7、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的温度(低温或高温)即为作物生长发育的极端温度。44.温度三基点: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其生理过程而言,都有三个基点温度,即最低、最高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45.收获指数:指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应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46.产量构成因素:依产量的形成过程,产量可以分解成着生产量的不同组分,这些组分就是产量构成要素。47.冠层结构:作物在建立稳定群体后,地上部光合机构在空间的几何形状。48.源:指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的叶片等,主要指作物群的叶面积及其光合能力49.库: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或)接纳

8、营养物质的器官(或能力)。50.流: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组织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输效率。51.作物群体结构:作物群体随时间发展在空间上呈现的状态。52.株型:植物体整体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