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

ID:31953479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9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_第1页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_第2页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_第3页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莞武警训练基地扩建一期工程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应急预案为有力地保障我工程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工程稳定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特制订我工程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1、成立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刘卫杰组员:肖文洪、洪满海、江开荣、钟阿水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  组织登革热预防

2、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督促工作小组,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二)主要职责  1.组织制订预防控制等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组织、协调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3.组织评估临床治疗、预防控制疫情的措施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4.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灭蚊喷洒和个人防护等预防控制工作。三、应急准备  (一)应急通讯交通保障  设立应急小组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设置应急专车和专职司机,随时待命。  (二)应急相应相关措施和物资储备  1.

3、相关措施:病源监测、灭蚊喷洒。  2.物资储备:药品、诊断试剂、杀虫剂、喷雾器等。  3.资金储备:各级政府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资金储备制度,资金储备数额由各级政府决定。四、应急处置  (一)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在发生登革热重大疫情时,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卫生、财政、宣传等相关部门,及时安排落实防治经费和各种预防、治疗和灭蚊药物,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疫情应急处理指导小组,制定爆发疫情控制方案,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二)加强疫情

4、报告  发生疫情时,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不得瞒报、漏报、缓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登革热暴发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卫生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在处理疫情时,为了掌握疫情发展趋势,

5、必要时可实施应急疫情报告制度,如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制度、登革热疫情动态报告等。  疫情发生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认真如实填写“登革热暴发疫情报告表”和“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三)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1.积极抢救治疗病人:对登革热患者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例应及时送往医院,并给予积极救治。  2.媒介控制:根据不同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人、畜房杀虫剂滞留喷洒或药物浸泡蚊帐。  3.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改变室外露宿的习惯,

6、合理使用蚊帐,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五、防治措施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作好现症病人隔离治疗,灭蚊及动物宿主的管理等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 (一)媒介控制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和栖息环境,彻底清除建筑垃圾、填平积水坑洼、定期疏通沟渠、保持排水通畅,防止以及消灭蚊虫孽生。盆罐容器、水池、水缸、轮胎积水、小型积水等都是蚊虫孳生的主要场所,减少工地的容器贮水,翻盆倒鑵、清除各种积水,是防止蚊虫孳生的有效措施。  2.化学防制: (1)难以消除的积水可采用杀虫剂倍硫磷

7、:乳剂11.3-22.4mg/m2,粉剂5-10ppm,颗粒剂11.3-17.0mg/m2喷洒杀灭蚊幼虫。 (2)对疫区的暴发流行处理:在划定流行区的范围内进行室内外全面空间喷雾(一般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和滞留喷洒处理,在第一次处理后7-10天应进行重复处理一次,然后根据病情和媒介密度监测资料,确定继续全面处理或转为局部处理。 (3)滞留喷洒常用药剂及用量:溴氢菊酯,用量25mg/m2或氯氢菊酯,20mg/m2;二氯苯醚菊酯,用量25mg/m2。  3.个人防护:使用药帐,防止蚊虫叮咬,可采用驱避剂

8、、蚊香、电热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二)保护易感人群 (三)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急性期病人需防蚊隔离,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发现传染源或疑似传染源及时调查处理。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应做好医学观察,及时识别隐性感染者,做好防治工作。 (四)疫情监测: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小组人员重点监测,发现疑似病人、发热病人依据诊断标准进行检查核实,防止误诊和漏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五)媒介监测:加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监测,建立蚊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