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

ID:31955367

大小:4.26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1-29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_第1页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_第2页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_第3页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_第4页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邮电大学硕:lj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图l—lLTE系统网络架构在无线接入方面,LTE采用了新的接入网架构。传统的3GUMTS采用的是集中式的2层接入网架构,分为NodeB和RNC两个层次,RNC负责NodeB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协调,但在LTE的E.UTRAN中,将RNC省去,采用单层无线访问网络结构,故LTE中的eNodeB除了具有原来NodeB的功能外,还承担了传统3GPP接入网中RNC大部分功能,如物理层(包括HARQ)、MAC层(包括ARQ)、无线资源控制、调度、无线准入、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和小区间无线资源管理等。eNodeB之间

2、采用网格(Mesh)方式通过X2接151直接互连,eNodeB与CN通过Sl接口连接,这种扁平化的设计思想,不仅简化了网络,减小了时延,而且对3GPP系统的未来系统架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际上,这种架构逐步趋于典型的IP宽带网络结构。在LTE中,CN也称为演进的包核一Ib(EvolvedPacketCore,EPC),即图1-1中的MME/S—GW,其中EPC信令处理部分称MME,数据处理部分称为SAEGateway(S-GW)。在3GPPLTE标准制定过程中,核心网的演进目标是IP的包交换,即核心网的电路交换会逐步被包交换取代,最终实现全I

3、P分布式结构。E.UTRAN和EPC之间的功能划分如图1.2所示。其中灰色的方块代表逻辑节点,虚线长方形代表逻辑节点中的各层无线协议,实线长方形代表逻辑节点中的控制平面的功能实体。3南京邮电人学颀j: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图1—2E—UTRAN和EPC之间的功能划分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1.eNodeB实现的功能:◆无线资源管理(RadioResourceManagement,RRM),包括无线承载控带lJ(RadioBearerContr01)、无线准入控傣1](RadioAdmissionContr01)、连接移动性控甫lJ(Connecti

4、onMobilityContr01)以及上下行链路资源的动态分配与调度。◆IP头压缩和用户数据流封装;◆UE连接期问,选择MME,当无路由信息利用时,可以根据UE提供的信息来间接确定到达MME的路径;◆将用户面数据路由到SAEGateway;◆调度和传输MME寻呼信息:◆调度和传输广播信息;4南京邮电大学硕上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就移动性和调度,进行测量和测量报告的配置。2.MME实现的功能【2】◆寻呼消息分发。负责将寻呼消息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发到相关的eNodeB。◆安全控制(鉴权认证、信令完整性保护和数据加密);◆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SA

5、E承载控制。3.SAE(SystemArchitectureEvolutionGateway,系统架构演进)刚关的主要功能[2】◆用户数据包在无线接入网的终结;◆支持UE的用户面数据交换。1.2LTE的特点与优势1.2.1LTE的演进目标2004年12月在希腊雅典的会议上,3GPP就已确定了一个LTE项目的总体目标。具体内容包拼3】:◆可变的系统带宽,支持1.25MHz~20MHz间的带宽配置,从技术上保证3GPPLTE系统可以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更高的数据传输峰值速率和频谱利用率。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00Mb/s,上行峰值速率50Mb/

6、s,频谱利用率为3GPPRelease6的2~4倍:◆提高小区边缘的比特率;◆减小端到端时延:用户面延迟(单向)小于5ms,控制面延迟小于lOOms;◆支持与现有3GPP和非3GPP系统的互操作;◆支持增强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MBMS);◆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从R6的低成本演进:◆支持增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IMS)*D核心网;◆取消cs(电路交换)域,CS域业务在PS(包交换)域实现,如采用VolP;◆以尽可能相似的技术支持成对(

7、Paired)和非成对(Unpaired)频谱,并支持简单的邻频共存和跨径共存。5南京邮}l土火学硕:}: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2.2LTE的关键技术支持以上演进目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5】:1.传输与多址技术LTE采用OFDMA替代了CDMA技术,其物理层下行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多址接.Z.(Oa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OFDMA),上行为基于频分复用传输技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SC—FDMA)。这两利

8、,多址方式都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将分配的带宽划分成较小的单位,实现用户的频潜共享。从计算复杂度来看,频分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