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亭-儒者书法家

张仲亭-儒者书法家

ID:319602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0

张仲亭-儒者书法家_第1页
张仲亭-儒者书法家_第2页
张仲亭-儒者书法家_第3页
资源描述:

《张仲亭-儒者书法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仲亭:儒者书法家和张仲亭的谈话,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在他即将成立的“兰亭书法院”办公室里。窗外很大的太阳,彰显着济南作为北方火炉的威力。房间内,空调的凉风嘶嘶吹着。  张仲亭一边握着暖瓶不停地续水,一边思考着我的问题。他的声音沉稳,神态诚恳,话语落地有声。    这是个传统的、憨厚的、谨慎的人。他不擅长,或许在他的意识里,他不允许自己夸夸而谈、云里雾里扯上一通。虽然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标新立异成为很多人的招牌。你可以说他不够时尚,他确实坚守传统,没有被现代化颠覆得支离破碎。他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认

2、同,传统已经渗进他的骨子里。这是一代人的特征。  这总让我想到梁漱溟。有着传统文人关怀和现代独立思想的梁漱溟,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又有着现代社会的独立思想,被称为“最后的儒家”。在济南这个被儒家思想滋润了上千年的传统而中庸的城市,和被流淌了几千年的泉水滋养了数十年、恪守传统的张仲亭聊天,这种儒家的感觉就越来越强烈。  现实社会中,我们一边批判保守,一边又沉醉在古代的遗迹里,冲突下的标准如此混乱。在充满现代化弊病世界里,我们有时会强烈地感觉到,那种自强不息、谦逊好学的传统精神是如此可爱和有力。 

3、 这是一个守望传统的人。“我喜静不喜动,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朱子治家格言》等传统文化经典中,做人处世的警句,我都十分喜欢,愿意照着去做;孔子儒家思想也都对我影响较深。正人先正己,所以我做人十分正统,严己宽人。”而这正切合了他所选择的主攻方向――小楷。  儿时起,张仲亭受家学熏陶,爱上书法。张仲亭的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好楷书,在他童蒙之时就给他定仿,教他描红。年幼的张仲亭从按照最基本的习书方法,从颜、柳、欧体楷书名帖描摹临仿,没白没黑地在报纸、废纸上练习。  时下,在书法越来越普及与民主

4、的情况下,有些新锐书家宣称没必要坚守临帖传统,甚至反对临帖,认为此举是“扼杀了天性”。张仲亭却坚决坚持临帖:“临帖对一个书家来说是最重要的。书界有句行话:‘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治传统,厚积薄发。’说的都是临帖的重要性。”  然而,何为上?张仲亭说给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回答:“历史已经做了回答,二王书法,晋唐书法就是上。”他解释,宋以后涌现的书法大家名家,历史积淀承传下来的名家名帖,大多源自二王,源自晋唐。当代人学习书法概莫能外。  他自己就是临帖的典范。“我多年

5、来反复临写二王书法,临写唐宋元各名家名帖。不但临写楷书、行书,还临写汉隶、汉碑、篆书、章草等名碑名帖。如果说今天我的书法小有成就,这与我多年来坚持临帖、不断临帖、反复临帖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王的书法,从楷书到行书临写的最多。”  而且,如今,盛名之下,他写的作品多了,活动也多了,但一直没有放下临帖。“为了不断探索,每年我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专心临帖。我把这叫做充电。在这段时间里,我只临贴,不创作,不应酬,应该说受益匪浅。”  如此坚守传统的同时,张仲亭又强调并非要封住视野和脚步。“临帖要临习古

6、帖名帖,不能局限于一两个帖子。如果学习书法是从年少开始,还是广收博取的好。”并且,他强调创新,但他的创新是如此定义的:“只有继承得高,继承得好,创新才能有根基,才有出路,才会有成果。”  他的落脚点最后还是落在了“临帖”上:“今天我们的书法创作,千万不能绕过临帖这一课。”  他谦虚地说:“时至今日,尽管我临习的不少,写得也不少,每当再拿起帖来临习时总是感觉到有新的体会,总感到赶不上古人,但是赶不上还想赶,所以说,临帖是一个书法家一辈子的事情,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吧。”  他继续谦虚:“在书法界,有

7、人是70%的天赋30%的努力,有人是30%的天赋70%的努力,我属于后一种。”他说,我没有惊世才华,所以只能不停地努力。他学习书法40余年,从没间断过对书法的研习,但“1989年调入文联工作前只能算作写字,调入文联后的20年才能算作真正搞书法”。  1989年,张仲亭进入济南市文联主持全面工作,面临了艺术上的抉择。“和我同年龄段、同时起步的很多人都小有名气了,而我还停留在临帖写楷的阶段,所以我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书法水平提高上去。”这就必须选择一个主攻方向,一个比较适合他而又为别人所不重视的方向作为

8、主攻点。  最终,张仲亭选择了小楷。“我之所以选择了小楷,因为大多数人写行、篆、隶、写大字,很少有人愿意下功夫去写小楷。别人不写的我去写,别人不肯下工夫的我来下功夫。”主攻方向确定后,他每天都要抽出两三个小时来临习小楷。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名气。  文联的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频出。“文艺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为此,他晚上经常彻夜难眠。“怎么办呢?后来想通了,天大的事情也得第二天处理,干脆练字吧。”这样反而一举两得:既排除了思想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