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

ID:31966403

大小:40.8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29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_第1页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_第2页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_第3页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_第4页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黄酮类化合物一、概念1、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盐酸—镁粉反应:将黄酮类化合物试样溶于甲醇或乙醇中,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加几滴浓盐酸呈色。3、锆盐—枸椽酸反应:鉴定3–或5-OH黄酮,黄色。4、SbCl5反应:鉴定查耳酮5、氨性氯化锶反应:鉴定3‘4’邻二OH黄酮二、填空1.目前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C3)链相连,具有(2–苯基色原酮)基本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2.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少数以(苷元)的形式存在。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结构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有

2、关。4.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基后就有颜色。如果(双健)氢化,则(交叉共轭体系)中断,故二氢黄酮醇(无)色。黄酮类化合物在4/7—位引入(-OH)基团,使颜色加深。异黄酮的共轭体系被(破坏),故呈(微黄)色。查耳酮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轭体系)结构,故呈(黄)色。5.花色素的颜色随(pH)改变。一般(小与7)时显红色,(大与8.5)时显蓝色,(等于8.5)时显紫色。6.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中,可溶于(乙醇)、(正丁醇)及(氯仿)中,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分子呈平面型,它在水中溶解的程度(<)与非平面型分子。例如(二氢黄酮)在水

3、中溶解大与(黄酮)。7.花色素因以(离子型)形式存在,具有(离子)的通性,故水溶性(强)。8.黄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羟基后,水溶性增(大),引入羟基越多,其水溶性越(强)。而羟基甲基化后,其水溶性(减弱)。9.黄酮苷一般溶于(水)、(丙酮)及(正丁醇)等中,而难溶或不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中。10.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而显酸性。其酸性强弱顺序为:7,4’-二OH(5%NAHCO3)>7-或4‘-OH(5%NA2CO3)>一般酚羟基(0.2%NAOH)>5-OH(4%NAOH)11.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与HCl—Mg粉反应

4、呈(红)色。查耳酮类与HCl—Mg粉反应呈(黄)色12.具有(3-OH)、(5–OH)(邻二酚OH)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金属盐发生络合反应。常用的铝盐是(三氯化铝)。13.二氯氧锆—枸椽酸反应黄色不褪的黄酮类化合物是(3-OH),黄色褪去的黄酮类化合物是(5–OH)。因(3-OH)形成的络合物较(5–OH)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某黄酮类化合物加氯化氧锆试剂显黄色,滴加枸椽酸后黄色消褪,表明该化合物具有(5–OH)基团。14.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有(3‘、4‘-二OH)的结构,则可与氨性氯化锶试剂反应,生成(黑色)色沉淀。15.黄酮苷类以及极性较大的苷元,一

5、般可用(热水)、(乙醇)和(正丁醇)进行提取。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醇)、(乙酸乙酯)等来提取。多甲基黄酮苷元,可用(苯)提取。16.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可被聚酰胺(吸附)。游离酚羟基的数目愈(多),则吸附愈(强),愈(难)洗脱。如果形成分子内氢键,聚酰胺的吸附力减小,易被洗脱。分子内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故查耳酮往往比相应的二氢黄酮(难)被洗脱。以含水移动相作洗脱剂,苷元往往比相应的苷(难)被洗脱。单糖苷往往比相应的三糖苷(难)被洗脱。30%乙醇、95%乙醇、氢氧化钠水溶液、尿素水溶液、水,五种溶剂在聚酰胺柱层析上对黄酮

6、类化合物洗脱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尿素、氢氧气钠、95%乙醇、30%乙醇、水)。聚酰胺与不同类型(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黄酮类化合物产生氢键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大与(黄酮)大与(二氢黄酮醇)大与(异黄酮)。17.芦丁是(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草药(槐米)中含量最高,常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芩、葛根三、选择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C)。AC6–C6–C3BC6–C6–C6CC6–C3–C6DC6–C3EC3–C6–C32、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A)。A二氢黄酮B花色素C黄酮醇D黄酮E异黄酮2、黄酮类化合物呈黄色时结构的特

7、点是(C)。A具有助色团B具有色原酮C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D具有黄烷醇和助色团E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3、水溶性最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B)。A黄酮B花色素C二氢黄酮D查耳酮E异黄酮4、不属于平面型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是(E)。A黄酮醇B黄酮C花色素D查耳酮E二氢黄酮5、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B)。A5–羟基黄酮B4‘–羟基黄酮C3–羟基黄酮D3’–羟基黄酮E4‘–羟基二氢黄酮6、酸性最弱的黄酮类化合物是(A)。A5–羟基黄酮B7–羟基黄酮C4‘–羟基黄酮D3‘–羟基黄酮E6–羟基黄酮7、一般不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E)。A二氢黄酮B二氢黄酮醇C黄酮醇D

8、黄酮E异黄酮361、如某样品液不加镁粉而仅加盐酸显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