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从未走远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

ID:31967085

大小:2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29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_第1页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_第2页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_第3页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_第4页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指导——从未走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真题再现】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家解读】  14  就命题内容来看,这道作文题,仍就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讲,有真情抒,积极引导学生跳出自我的小天地,关注社会,拥抱自然,思考生活,进而

2、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写好这道题关键在这几个方面:  读导语,实现从时空到心理的跨越。这道题的题眼是修饰语“从未”,就是“从来没有”的意思,这样就可从时空角度把文题理解为“从来没有走远”,粗读提示语,“总在”“始终”“时时”“常常”等词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仿佛总在身边”、“始终浮现眼前”、“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等短语,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在身边;只是“浮现”在眼前,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眼前……可见,“从未走远”一题,还应该抓住关键词14“远”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即“叙述的对象虽然已走远,但其影响

3、仍留存心底,并没有走远”,所谓“天涯若比邻”便是如此。  定角度,设想从一个或几个点解释文题。文题中“远”既指时间消逝的久远、空间距离的长短,也指心灵的隔阂或思想的偏离等。可选取某一个人(物)如何让“我”感觉从未走远,也可以写不同的人(物)令我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的。  精构思,让作文从平淡无奇变得光彩动人。中考作文怕就怕没有特点,写不出新意。而要写出特点,写出新意,就必须对作文有一个精妙的构思。写作时要尽力写出其中的“变化”14过程,即由起初的以为远去到感到就在身边的过程,是某物的触发,是某景的感染,是某人的启发……如

4、具体写出自然就动人了。  【误区】  误区一:漠视导语。该题的导语已经比较明确地告诉考生,不仅可以写那些一直就在身边的人、事、情、理等,还可以写那些看似已经走远,实则一直就在身边的人、事、情、理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导语的研究,只是从第一个方面选材立意,就很容易写得肤浅,而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  误区二:题材单一。导语部分提示我们可从人、事、情、理方面寻找题材,后面还附加了一个省略号,也就是说,如果写那些从未远去的“物”等也是合乎要求的。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写“人”14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写爷爷奶奶这类亲情、老师同学这类师

5、生情的又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样单一的题材造成撞车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得分。  误区三:无“我”意识。“从未走远”这一命题作文,其实就是个半命题作文,不仅要填写出“谁(什么)”从未远去,其实还要写出从未离开“谁”,而后面这个“谁”最好就写“我”,而少数同学审题时忽略这一点,直接去写某个历史人物从未远去,却没有写出“我”是如何感受到的,这就有“掉书袋”的嫌疑了。  误区四:蜻蜓点水。不少考生审题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思考了“是谁”从未远去,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感觉“从未远去”14,是他(她、它)给人以教益,还是他(它)给

6、人以情感的熏陶;是让人思念、感激、感恩,还是令人反思、反省、感悟……难怪出现了不少假大空的文章。【范文示例】她走了,那样决绝,在我眼前,不带一丝留恋,不管是对我,还是对他。  看着她走过拐角消失不见的身影,行李箱在地上的声音渐渐消失,我终于哭了,无力地靠在门上,泪珠滑过脸颊,是滚烫炽热的,却被心的温度冻的冰凉。她连我也不要了么?为什么,明明我是无辜的!我想,那一刻,我是恨她的,是怨恨,是不解。  母亲走了,我的世界,犹如塌了一半。残存的一半,也摇摇欲坠。14  那一天夜晚,大雨倾盆。雨哗哗地下,从屋檐滴落的声音,一滴一

7、滴,像我的心在滴血。我下了床,轻声走到阳台,站在大雨中,张开双手。雨毫不留情地拍着我的脸,身体,内心却得到了释放。似乎这样近乎自残的方式,才能让我暂时忘却世界的灰暗,满是阴霾的天空。  果然,我发了烧。奶奶心疼地照顾我,我看着她,皱着眉,担忧的眼神。像是母亲,母亲回来了吗?她还是在乎我的!可是,眼前的,怎么又是奶奶呢。看来我的大脑已经混沌了,竟幻想到母亲还在我身边,鼻子又一酸。  第二天,带着沉重的脑袋,我依然去了学校,旷课不是我的习惯。14  老师在讲课,我的思绪却早已飘向远方。母亲离去的那一幕在我脑海久久徘徊,是挥

8、之不去的痛。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天两天三天…老师大概是知道了,又或者只是知道我的身体不好。她对我说:“生活上的情绪,不要带到学习中来。你的心情不能影响学习,知道吗?”我点点头。心里却苦笑着,如若真能这样,就好了…  写作业,手中握着笔,然而眼神却飘到了电脑那个分组上,那一个头像—我和母亲的合照。我多希望那个头像能闪动起来啊!“滴滴”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