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

ID:31975475

大小:3.99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1-29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_第1页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_第2页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_第3页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_第4页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床行业绿色制造模式与支持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绪论1绪论1.1论文的选题背景任何国家,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最基本的是依靠人员素质、装备精良、资源充足三者。而工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装备,是机床。机床的优质先进、机床工业的实力强大,对一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美、德、日之所以工业发达,国民经济强大,其机床技术先进、机床工业实力在世界上领先,是重要原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机床是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作“母机",机床行业作为基

2、础装备制造业,对于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1我国机床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随着工业化的进程,2003年开始,中国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2007年中国机床消费金额为161.7亿美元,占世界机床产值的23%,超过世界机床消费第二、第三位的日本、德国之和【l】。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地位,但是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中国机床生产世界第三,2007年中国机床产值折合成美元达107.5亿美元,占世界机床产值的15.2%。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机床生产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空缺,主要

3、依靠进口【31。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床进口国。据海关统计,金属加工机床从1999年至2006年期间进口连年增长,到2006年进出口逆差已达60.57亿美元【4】。近年来,我国对中高档数控机床需求势头未减,数控机床进口净增额一直高于其出口净增额(只有2007年年底出现低于情况),2008年l~6月数控机床逆差为24.0亿美元,占到全行业逆差额90%以上【5】。很明显,过大的贸易逆差不利于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中国机床行业存在的问题,即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

4、机床工具重点用户主要可归纳为四大产业:汽车产业、传统机械产业、航天航空等十大军工产业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几年国家投资重点落脚在航天航空、船舶、铁道、重型冶金机械、发电设备、汽车和零部件、国防军工等行业。“十一五’’期间市场需求的质量会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普及型以上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将逐步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61。2008年,我国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大,原材料价格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断下降,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劳动关系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与调整,迫使一些

5、以低价优势为主的劳动力成本产生上升压力。在这种形势下,2008年以来,机床的价格不断调整、上升,与国外产品的价格差距正在缩小,但部分产品价格的差距减小,并不是产品水平提高带来的,而是自身成本上升压力造成的,因此,机床行业面临的结构优化,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压力正对行业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M10】。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机床进出口现状,提升我国机床制造业水平,2006年《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满

6、足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陈长年认为,机床工具业应该积极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模式,如敏捷制造、精益制造和绿色制造等。中国机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影响为代价的,几乎没有考虑机床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以及报废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切削油消耗大、油雾和油污污染严重、漏油混油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特别有害。2007年8月,欧盟主要针对能耗的EUP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实施,这使得我国原本实力单薄的机床出口愈是艰难。同时,我国政府也在调

7、整政策,推动环保产品。如2007年7月1日起实行的《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两种情况的机床工具行业降低出口退税率产品:一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产品;二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因此,要提升我国机床行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推广绿色制造模式是一种有效途径。1.1.2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类是以地球上的一种占统治性的生物而生存与发展的,近三百年来,尤其是近一百年以来,人类凭借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超过了百年之前的总和【ll】。然而,人类的工业化

8、生产是以消耗非再生资源、过度消耗再生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人类满足自身私欲的同时,人类同时也在吞食自己种下的苦果。资源耗竭、环境恶化正日益成为影响甚至决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据统计,在本世纪中叶,就静态指标来说,全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趋于枯竭;50年内外,全球若干金属矿物如锰、铜、铅、铋、金、银等资源也将消耗殆尽;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