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

ID:31978719

大小:11.4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1-30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_第1页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_第2页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_第3页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_第4页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1.3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2015四大地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节目录一、四大地区二、南方与北方三、西部大开发四、自主测试1.东莞270252.深圳248703.温州240024.上海236235.广州224696.宁波223077.台州222458.北京219899.绍兴217110.杭州2168911.厦门2129012.苏州2126013.佛山2123414.无锡2089815.中山2031716.南京2031717.湖州2004618.珠海19856这些城市的分布有何规律?分布规律:集中于东部沿海2007年中国城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18)一、四大地区的差异四大地区划分依据自然条

2、件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四大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一、四大地区的差异图1-12我国四大地区苏沪冀鲁浙闽粤琼京津晋豫鄂湘赣皖新藏甘青陕川云桂贵渝宁内蒙古黑吉辽台澳港3个12个13个6个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产业结构差异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思考: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带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 结构工业 结构(2)产业结构差异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 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

3、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轻型或轻重混合 型产业为主过渡重型产业 为主“南轻北重,东轻西重”以重化工业为主导重型产业 为主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读下图,比较我国2012年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差异1.读图1-13,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活动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100806040200

4、198920124.29.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7.046.453.949.3250某市产业结构比例变化某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1007550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2196019781985199220012.134.763.220.653.925.533.247.119.733.157.59.430.561.28.326.366.67.1(1)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探究(%)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 的

5、比重基本稳定,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 降。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 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评价: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较 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 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3)工业化差异与城市化差异读“2012年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

6、结构”图,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城市化差异根据下表说明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我国四大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地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密度中、西部相对滞后东部、东北部较快较低较高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较低较高较低较高较小较大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区域差异的

7、原因和主要表现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为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高寒区面积广大能源、原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不足能源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科教文化对外开放高高高低低低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交通状况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发展基础薄弱相对优越,第二、 三产业比重

8、远大于 第一产业,生产力 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水陆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其他因素地理区位民族心理国际化程度临海,海运便利,便于同海外各国联系距海遥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状态思想观念较开放,竞争意识强思想观念较保守,经济竞争意识较差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