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ID:31979443

大小:177.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30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1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2007-11-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703-2007前言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刚、孙福新、聂爱宏、王建中、吴志宏、王宝廷IDB37/T703-2007刺参苗种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人工育苗、稚幼参培育等无公害苗种培育技术和饵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刺参苗种的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2、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2003.1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亲参SC/T2003.2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苗种3人工育苗3.1育苗设施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3.1.1沉淀滤水设施在没有污染和淡水注入的育苗室旁建一自然海水沉淀池。

3、沉淀后的海水经砂滤(或其它过滤设施过滤)后使用。3.1.2增氧设施一般充气泵增氧。3.1.3育苗室要求窗户大、通风条件好,室内光线控制在1000lx~2000lx以内,避免直射光入室。培育池以长33方形为宜。单池水体容积10m~30m,池深80cm~150cm。育苗室主要用于亲参蓄养和幼体培育。3.1.4饵料培养室饵料室应具备独立的保种室和生产车间。刺参幼体培育池的体积与饵料培育池的体积比例为4:1~3:1为宜。3.2亲参采捕与蓄养3.2.1亲参采捕符合SC/T2003.1的要求。以自然海区增养殖的刺参为好。采捕时间:海水底层水温达到15℃~16℃时,亲参产卵前5d~8d,集中采捕。选择体

4、长20cm以上、体重250g以上、性腺指数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3.2.2亲参蓄养3.2.2.1水质1DB37/T703-2007水源符合GB11607的规定,培育用水符合NY5052的规定。主要要求见表1。表1亲参培育的基本水质要求项目要求水温(℃)15~18盐度29~33溶氧(mg/L)≥53.2.2.2密度33蓄养密度以15只/m~30只/m为宜。3.2.2.3日常管理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温差小于1℃。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如蓄养时间较长,需要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4%~7

5、%。3.3产卵与孵化3.3.1雌雄比例雌雄比例为1:1~1.2:1。3.3.2产卵3.3.2.1自然产卵蓄养3d~7d,亲参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3.3.2.2诱导产卵诱导产卵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亲参蓄养7d左右,傍晚19点以后进行,将池内海水放干,使亲参在池内阴干40min~60min,然后用海水流水冲击30min~45min,同时洗刷蓄养池,再注入过滤的新鲜海水,亲参一般在当日或翌日凌晨前产卵。3.3.3受精3.3.3.1自然产卵受精在蓄养池中自然产卵并受精。3.3.3.2人工采卵受精在刺参产卵前将其移入产卵箱(透明的玻璃、有机玻璃水族箱或塑料水槽)进行产卵受精,人工添加精液(每个卵

6、周围3个~5个精子为宜)并不断搅动水体。一般100L的产卵箱可放8只~14只亲参;采卵密度80粒/mL左右。3.3.4洗卵亲参产卵受精后及时移出,并用过滤海水洗卵数次,一直到池水变清为止。3.3.5孵化受精卵直接在蓄养池孵化或移入孵化槽、培育池中孵化。在产卵箱的受精卵,计数后立即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槽内或培育池内孵化。孵化水质见3.2.2.1。3.3.5.1蓄养池内孵化密度为20粒/mL左右为宜,若密度过大需充气和搅动。3.3.5.2孵化槽孵化密度为30粒/mL~60粒/mL,孵化过程中要经常充气和搅动水体。3.3.5.3培育池孵化密度为10粒以下/mL,连续微量充气并每小时搅动水体一次。2D

7、B37/T703-20073.4幼体培育初耳幼体产生后,稀疏、分池进行幼体培育。3.4.1光照500lx~1500lx。3.4.2幼体培育密度幼体培育密度0.2个/mL~0.6个/mL为宜。3.4.3饵料孵化36h~48h,初耳幼体消化道形成后,即可投饵。饵料主要为小金藻、盐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骨条藻等。某些大型藻类如大叶藻、鼠尾藻等鲜藻粉碎滤液也有较好的饵料效果。444藻类的日投饵量在初耳幼体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