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

ID:31982424

大小:7.43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1-30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_第1页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_第2页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_第3页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_第4页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己l言]_口几千年来,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医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充分展示了其安全有效、防病治病的作用。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病的强有力的武器,是体现中医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回归自然”思潮的兴起,面对医疗模式的转变,寻找天然药物的呼声日渐高涨,中药以其资源丰富、疗效独特、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作为我国医药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瑰宝,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品种。当今,中药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及国际化的核心问题,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中药成分的复杂性、

2、中药质量的可控性等制约我国中药产业的瓶颈问题也随之而来,系统地对中药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黄芩药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7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除火解毒、止血安胎作用。黄芩在山东各地均有野生和栽培,它是山东的传统大宗地道药材,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销往省外,在山东淄博建有黄芩GAP生产基地。黄芩的临床用途广泛,年需求量比较大,对黄芩质量进行系统性研究对保证黄芩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黄芩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其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道路。文献记载,山东是黄芩的主产区,黄芩也是山东大宗地产药材,也是山东药农经济

3、收入的重要来源。本课题以山东产黄芩为主,从资源调查、提取工艺、纯化工艺、化学成分、HPLC定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研究。研究出同时提取黄芩药材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三种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优选出黄芩苷的最佳纯化工艺,建立了快速分离纯化黄芩中其它黄酮类成分的柱色谱实验方法,为黄芩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黄芩质量控制与化学标准品制备研究第一部分国内外文献综述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百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主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

4、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黄芩的临床用途广泛,年需求量较大,在中药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为全面了解黄芩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现综述如下。1名称考证1.1黄芩的异名黄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名为“腐肠"f21。《吴普本草》称为“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31。《广雅疏证》卷十上中称莛着.【钔。《名医别录》称为“空肠”【51,《本草经集注》称为“子芩、宿芩”【61。至唐、宋时期黄芩的名称更加丰富,如《新修本草》称兖州产者为“豚尾芩”【71,《药谱》称为“苦督邮、鼠尾芩

5、"【8】,《妇人大全良方》称为“枯肠草”【91。《本草纲目》中称为“条芩”‘钔,明朝其它本草著作中出现有“片芩’’liO]、“枯芩”【4】,近代亦有“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鸽子花’’等名称出现【4’11】。1.2异名由来根据黄芩的外表颜色及其形状,加之古代文字的演变,历代本草对黄芩的名字有不同的记载。《本草纲目》云:“芩,《说文》作,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妇心黯,故以比之。”陶弘景云:“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4】。据《本筝和名》用腐肠又作腐腹,《

6、本草经考注》:“古钞,腹、肠相误者甚多”,“内虚”、“窄肠”办同此义。虹胜,或亦作虹肠,《本草经考注》云:“虹胜即空肠之音转假借。虹者空字之去穴从虫者,不与虹鲵字同源。其从虫,取虫蚀之义耳。王引之日:‘虹与红同,红亦腐也,恐非是。胜、肠古音通用’”【4J。《本草纲目》又云:“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或云西芩多中串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黄。”黄文,亦因色黄而名。茹蘑则隐指黑色,盖。·苑,,为美女,。。莲苊,,为美女之盾。元芩,当为。·圆芩,,之音转,因子芩根形圆也【4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2品种考证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未见黄芩原植物的形态描述。《吴普本草》

7、云:“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口L{四相值,茎中空或方圆,高三四尺,四月花紫红赤,五月实黑,根黄”【4】。《本草图经》称:“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余,茎干粗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面相对,六月开紫花,根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之”。【4】《新修本草》云:“叶细长,两叶相对作丛生,办有独茎者’’【7】;《药谱》谓:“苗长尺余,茎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