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823.6-1992-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pdf

《GBT13823.6-1992-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pdf

ID:31997472

大小:71.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30

《GBT13823.6-1992-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pdf_第1页
《GBT13823.6-1992-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pdf_第2页
《GBT13823.6-1992-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GBT13823.6-1992-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cB/T13823.6一92基座应变灵敏度测试Methodsforthecalibrationofvibrationandshockpick-upsTestingofbasestrainsensitivity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振动与冲击传感器基座应变灵敏度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直线加速度计‘主要为压电型引用标准GB/T13823.1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本概念GB/T2298机械振动与冲击术语3术语本标准所用术语引自GB/T2298。基座应变灵敏度定义引自GB/T13823.1的第4.3.5条4试验设

2、备与装置4.1工作环境温度试验设备与装置应工作在2。士5'C的室内。月.2.ti臂梁悬臂梁为一端被夹紧在刚性支座上的钢梁,其悬臂部分尺寸为:长1500mm,宽76士0.5mn,厚12.5士0.1mm在与夹紧端相距40mm处钻一个安装传感器的孔,孔的中心线乖直于安装传感器部分梁的表面,乘直度小于10rlm,与传感器相连接试验段梁的表面应经过机械研磨,表面粗糙度达到算术平均值偏差IZ。小于11-,表面的平面度小干5rim在试验传感器的两边梁的表面土粘贴应变片。4.3传感器放大器具有直流响应的压电加速度计的电荷放大器。4.4应变测量装置应变仪(应包括应变片、电源、放大器)

3、和二通道记录仪。4.5直流电压表误差小于最大读数的士1%4.6力值测量仪量程:。一100N:误差:小于最大读数的士2%o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一11一05批准1993门0一01实施ce/T13823.6一925试验方法5,1步骤把梁夹紧J一个刚叶支架上.使其悬臂的平面水平(或垂直),并能产生水'F方向弯曲,如卜图d1:1巴。0+山卜用钢螺钉把被测传感器安装在距紧固端40mm处的孔上5.1.1悬臂梁上施加的力和曲率半径参照F式估算;二E业Xbxh...............⋯⋯,..........⋯⋯川6LR=2hXe.。。二。..⋯。.。.。.。⋯。·...·⋯

4、⋯〔2式中:F—施加在自由端的力,N;E-一杨氏模量,N/m'(对于钢E=2.1X10"N/m');E—J,座应变;一悬臂梁宽度一悬臂梁厚度大一从试验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m;Ll一一曲率半径,m,5.1.2悬臂梁的弯曲在梁的自由端施加个力让其弯曲、使安装传感器处的基座应变略大于下列规定的摹座应变位:a.基座应变参考值250x10-'(基座曲率半径25m)b,基座应变检测值looxto5(基座曲率半径62.5m)5oox10-0(基座曲率半径12.sm)然后释放梁,让其以它的自振频率振动,自振频率约为4.5Hz也叮在梁的自由端.离紧固端的一个已知距离上,该距离的测量误

5、差小于上1mm.参照5.1一工条计算的力ft施加一个静态或交变的力,使安装传感器处的基座应变为规定的基座应变值,以这种力替代应变测里5门.3测量记录同时记录传感器和应变仪(如果使用应变仪测量应变时)的输出,确定传感器在规定的从座应变参考位下的最大输出。如果有必要可以确定在规定的纂座应变检测值下的传感器最大输出在ISO,范围旋转传感器,在不同的方向r重复上述试验5.2结果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基座应变灵敏度:GB/T13823.6一92s一鲁·················.............fs,式中:SE基座应变灵敏度,m·、一召/1E;a...-传感器不同方

6、向输出的最大值(对于基座应变灵敏度较小的传感U应扣除恳臂梁振动产生的传感器的输出),m/S';所施加的基座应变(参考值25OX10-`)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1本标准由福建省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陈国尧、谷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