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防治

肠道传染病防治

ID:32001075

大小:1.3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1-30

肠道传染病防治_第1页
肠道传染病防治_第2页
肠道传染病防治_第3页
肠道传染病防治_第4页
肠道传染病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道传染病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肠道传染病防治概述概念: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容易在学校食堂、饭店或家庭聚餐中引起爆发和流行。常见病种: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以及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概述常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

2、官衰竭而死亡。概述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经水传播经水传播常可引起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爆发流行,而且感染人数多面广。经食物传播密切接触传播通过使用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造成病原体和扩散的可能。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因此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概述处置原则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病人管理: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间不得从事食品制

3、作、幼儿看护、病人护理等工作,要注意个人卫生,达到隔离标准方可解除隔离。消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日常用品,被污染的外环境和物品等;概述处置原则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填写相关个案调查表,积极寻找可能的传染来源,对与病人发病相关的饮用水、食物、周围人群开展详实的调查。密切接触者管理:登记造册,医学观察,病原学检测,预防服药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点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饭前便后洗手;做好病人粪便、尿液、餐具、污染衣物等消毒处理;搞好环境卫生,防蝇防尘;出现不明原因持续发

4、热、剧烈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肠道传染病病人或带菌者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幼儿看护、病人护理等工作工作流程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的防治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手足口病霍乱防治目标不发生二代病例不出现死亡病例霍乱病原体:O1和O139群霍乱弧菌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传染期:粪便阳性期都有传染性,通常仅维持到恢复后的几天,偶尔病原携带状态可持续数月。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胃酸缺乏可使发病的危险性增大。诊断标准带菌者:无霍乱临床表现,但是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和(或

5、)O139群霍乱弧菌。霍乱诊断标准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既可诊断与霍乱患者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并伴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腹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腹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或者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或者霍乱弧菌快

6、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者。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霍乱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有临床表现,并且在腹泻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者。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暴露人群中有临床表现的确诊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有临床表现,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

7、内有腹泻症状者。霍乱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病人管理:病人的发现: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开放腹泻病门诊(肠道门诊),并按要求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房屋条件不能单独设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各地必须做到逢疑必检。病人解除隔离的标准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阴性;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7天霍乱密切接触者管理:人群类别:共同暴露史者病人和带菌者的密切接触

8、者;管理自末次暴露起医学观察5天预防服药:2天采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带菌者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首次采样应在服药前。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病原体:志贺菌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潜伏期:数小时~7日,一般为1~3日传染期:从急性感染到发病后4周内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复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