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

ID:32004795

大小:3.6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1-30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_第1页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_第2页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_第3页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_第4页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选修3)++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修ⅠB)※教材分析※教学要求解读※教学方法建议※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本模块内容要求的4个一级主题: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一、课程标准: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

2、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3、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一、课程标准:本模块的作用本模块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本模块的课程目标二教材分析物质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电离能电负性周期律的本质,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其原因晶体共价分子原子共价键σ、π配位键键极性几何构型分子极性分子空间构型推测分子构型、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晶格能分子间作用力堆积方式原子化热知识体系二、教材分析----教材编写思路(体系框架):物质结构与性质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结构探索的历史与意义金

4、属键金属晶体离子键离子晶体共价键原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结构研究的新课题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暂不作要求暂不作要求1、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与研究价值(专题1与5)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绪言)从人类探索性质结构的历程中了解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常用方法(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假说、模型等)、取得进展的缘由。了解人类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所取得的成果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学习的自主

5、性和积极性。二、教材分析----教材编写思路(具体分析):编写思路创设问题情景你是否想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物质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能?如何才能获得优异性能的新物质?从探索历程了解研究方法原子分子论  元素周期律碳的价键    量子力学假说法经验归纳法 实验验证法了解研究成果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合成化学    生命科学专题5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1.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研究化学反应的量子力学理论3.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机理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

6、止境的”观点。认识在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兴趣,树立从事化学化工研究的志向。2、从三个层次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专题2-4)内容结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性质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结构示意图元素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成键类型)的周期性变化—具体表现与规律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主族元素原子结构、(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成键类型的判断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三种化学键的本质、形成条件与类型、键的强弱,离子半径与电荷数,共价分子空

7、间结构及其表示,分子间作用力的特征共价分子的热稳定性、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价键类型、强弱对物质热稳定性、分子空间结构的影响;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对分子晶体对性质的影响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四种晶体结构的构成微粒、作用力类型四种晶体结构的性质特点晶体结构对物质导电性、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了解并能描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原子轨道)、排布规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了解s、p原子轨道的形状。认识并能说明描述不同元素(1-36号元素,周期表中各分区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周

8、期性、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认识并能描述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认识并能运用上述知识说明、解释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差异、形成化学键的类型、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情况下会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1)从原子结构知识认识为什么元素组成是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编写思路原子结构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建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应用原子模型:行星模型 玻尔模型 量子力学模型(统计方法、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电子运动状态与排布: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