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

ID:32005103

大小:25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30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_第1页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_第2页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_第3页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_第4页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店楚简《尊德义》篇简序调整三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郭店楚簡《尊德義》篇簡序調整三則(首發)顧史考郡禮大學郭店楚簡從問世至今已十二年多,其間學者對各篇簡序的調整方案多出,以致除了情況較複雜的〈語叢〉前三篇外,大部份的簡文已基本可連讀。然而其中〈尊德義〉篇則仍屬例外,儘管亦不乏調整建議,但只有多位學者已提出的第27簡下接第12簡算是牢不可破的,而無論如何都無法將此篇從頭到尾順利連讀。各方案的詳情,可參陳劍〈郭店簡《尊德義》和《成之聞之》的簡背數字與其簡序關係的考察〉,《簡帛》第二輯(2007年11月),頁209-225。筆者最近對〈尊德義〉重下一番思考,發現仍有兩三處未曾提出

2、的簡序調整方法,似可使該篇有進一步連讀的可能。今先在此提出以就正於方家。1)第20a簡與第23a簡互換〈尊德義〉有一種突出的情況,儘管整理者該篇序言並未提及,但從照片上較明顯的痕跡及黑白深度對比來看卻一目瞭然,即是有好幾枝簡看起來是由兩甚至三枚簡片綴合而成的,其間多數剛好皆是斷於第一編繩契口的位置(亦即於頭五字左右之下)。然而因為這幾枝簡似乎本斷得很乾淨,綴得密合而痕跡不特別顯眼,且綴合後大部份簡文義連貫而似無大誤,所以此種情況並未引起學者矚目,沒有放進簡序調整的考慮範圍之內。(此種痕跡的情況其實相當複雜,詳情請看篇後補記

3、。)然而仔細考之,確實有綴合錯誤者在內。據筆者之見,至少有兩個例子可言,牽涉到四枝簡的簡頭,同樣都是斷於第一編繩契口的位置。先看第20與第23兩枝原來綴合的竹簡簡頭段文的原釋文(簡斷痕跡以「|」表示):……可學也而不可矣(疑)也,(19)可(教)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20)桀不胃(謂)其民必亂,而民又(有)(22)為亂矣。爰(?)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23)按,第20簡「可教也而不可迪其民」,表面上似乎可連讀,然而語意難通,且「不可迪其民」比起前句的「不可矣(疑)也」少了一個「也」而多了一個賓語

4、,並不太對稱,因而其綴合本有可疑之處。至於第23簡的「爰(?)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至今仍屬費解,且其與桀民作亂的關係實無法解釋。然而第20a簡與第23a簡互換之後,則茅塞頓開,結果如下:……可學也而不可矣(擬)也,(19)可(教)也而不可(20a)|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23b)桀不胃(謂)其民必亂,而民又(有)(22)為亂矣。受(紂)不(23a)|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20b)按,第19、20a、23b三枚簡段的三句完全相對,皆以「可A也而不可B也」為式,且「擬」、「若」、「及」皆為對文互換的同意詞

5、(皆有「比得上」之義),此處編聯調整實無可復疑。「矣」字之讀「擬」,陳劍釋文已提出,見前注揭書頁217。至於第22、23a、20b三枚簡段,其實整理者原疑讀「爰」之字(),李零早已疑其實乃「受」字而讀為「紂」(「受」字〈成之〉第34簡作「」,寫法與此相近),只是因為「紂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無法講通,所以學者難以從其說。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8月),頁524。今改拼之後,「桀不」奈「其民」如何「而民」如何,正與「紂不」奈「其民」如何「而民」如何兩句

6、緊緊相扣,足以證成李氏之說。2)第18a簡與第32a簡互換第18與第32兩枝原來綴合的竹簡頭段,原釋文分別如下:……因亙(恆)則古(固),則亡避。不(黨)則亡(17)(怨),思則□|□。夫生而又(有)戠(職)事者也,非(教)所及也……(18)……(刑)不隶(逮)於君子,豊(禮)不(31)隶(逮)於小人。攻□|往者復,依(哀)惠則民材(財)足……(32)按,第17簡斷處下的一字,筆跡磨損不清,故整理者以「□」代之,而其斷處的上一字,其實並無任何痕跡可見,似是純以「則」字與下一字的痕跡距離過長而補的(且其下一字既已是磨損的,則

7、此處本亦有字而後來被磨損掉乃是較容易接受之說)。然而今疑此處(即「|」前之處)並無字可補,說見下。當然,原釋文這樣補過兩個框之後,正可擬補「亡某」一類之詞而與上兩句的「亡避」、「亡怨」相對,不過下一句「夫生而有職事者,非教所及也」,與此前幾句看不出任何必然的關係,所以此處之似乎剛好可以「□□」終句,很可能只是巧合,並不足以證成兩段之相拼為是。至於第32簡,「攻」下一字亦磨損不清(「攻」字本身亦不甚清),然要補「則」字似與筆跡不符(接下的幾句皆是「某某則某某」或「某某則亡(/不)某某」之式),而即使能補為「則」,若依他句的節

8、奏則其前提該是兩個字而不光是個「攻」字才是。然而若將18a與32a互換,則形成另外一種可能:……因亙(恆)則古(固):(察)(徯/匿)則亡避,不(黨)則亡(17)(怨)。(上)思(畏〔威〕)則(18a)|往者復,依(哀)惠則民材(財)足……(32b)「察」之釋從周鳳五、李零、劉釗等學者之見;「」字,顏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