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ID:32012557

大小:2.24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1-30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2006年以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钢铁行业扭转了长期以来的对外1贸易逆差局面,由2005年的逆差近71亿美元转变为2006年实现顺差109亿美元。2007年,我国钢产量达到4.9亿吨,占到全球钢铁总产量的36.4。我国钢材产品出口数量增长过快、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贸易顺差较大已经导致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07年下半年,美国、欧洲分别加大对中国钢材出口的压力,美国发表行业报告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存在500多亿国家补贴,欧盟屡次威

2、胁要对中国相关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2钢铁行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其中电力消耗占工业电耗的11%左右,新水消耗占全国工业水耗的9%左右,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而钢铁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钢铁产品却因国内钢铁企业不能生产或产量低或产品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每年需大量进口。国内钢铁行业集中度低,效率不高,国际竞争力弱。这些都是中国钢铁行业如今面临的困境。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因其产值、规模、就业等因素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属于我国的战略性行业。随着中印等

3、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未来国际和国内钢铁市场的潜在需求非常大,国际新增钢铁投资不多,这些都成为中国钢铁业发展的契机。因此,我国钢铁行业如何应对当前的国内国际困境,又如何抓住钢铁业发展的契机,提高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是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1.1.2研究意义本文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框架,对我国钢铁行业各要素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找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问题。在分析中国钢铁行业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结合我国钢铁行业的特

4、殊性,尝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特点的1何军红《2007年钢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报告》冶金工业出版社2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2008年2月16日-1-发展道路,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1.2理论和文献回顾1.2.1国际竞争力理论回顾国际竞争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两国之间开展贸易是因为各国都在某些产品上有绝对成本优势。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而应

5、该出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在生产率方面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提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认为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生产差异产品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力。弗农(Vernon)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他认为技术扩散影响产业竞争优势地域分布。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继承发展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从微观研究中逐步提炼出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上建立竞争

6、优势的基本框架。1.2.2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当前,对于国家整体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两个体系。前者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修改为“一国使人均生产总值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后者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创造增加值从而积累国民财富的能力,并且通过协调资产与过程、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全球经济活动与国内家园式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四对关系而实现其国际竞争力。”从研究方法上看,波特的“钻石方法”把微观经济环境细分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和竞争环境等相互关联

7、的四个方面。此外,政府的作用以及机遇因素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波特的分析框架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1.2.3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成果中国钢铁协会李拥军、贾立杰、张积林(2007)在《对培育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条件分析》中利用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组织四个方面对中国钢铁产业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中国钢铁产业的优势和不足。王晓畅,丁凯(2006)在《中国钢铁行业周期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用战略性进口政策的扩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在考虑行业周期性的情况下中国钢铁

8、行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认为适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2-效地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李亚强(2007)在《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战略研究》中指出,我国钢铁行业战略应该转向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进行差异化开发和营销上来。陶魄(2007)在《我国钢铁企业重组并购策略分析》中提出钢铁行业要加快重组并购提高行业集中度,文章分析了钢铁行业各类企业在重组并购中的发展思路和应对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