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ID:32014396

大小:13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30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百舸(gě)摇曳(yè)眷属(juàn)B.追溯(sù)独处(chǔ)肴馔(zhuàn)跬誉(guī)C.蜿蜒(wān)脊骨(jí)蠕动(rú)给予(jǐ)D.瞭望(liào)遏制(è)轻蔑(mì)惆怅(chàng)【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方言字。要注意以义辨音,以形

2、辨音,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错误的习惯误读。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干要求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本题中,B项,“跬誉”的“跬”应读kuǐ,“跬誉”指眼前的一时的声誉。C项,“脊骨”的“脊”应读jǐ,“脊骨”指脊椎骨,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D项,“轻蔑”的“蔑”应读miè,“轻蔑”,轻视,小看。故选A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9月3日,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公布了军训方阵比赛获得全市一等奖的消息,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B.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

3、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C.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省运会在扬州召开,我在电视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庄严的国歌响起,不禁心潮澎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D.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答案】B【解析】-24-【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一片哗然

4、”,许多人吵吵嚷嚷,表示对听到的或看到的事物反感不满。句中说学生“欢呼雀跃”“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不合语境。B项,“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使用正确。C项,“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此处是说“爱国热情”,对象不当。D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它的陈述对象是“技艺”,这里用来陈述“听”,陈述对象用错。故选B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5、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3.下列文化常识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作品《师说》中的名句。B.苏轼,字

6、子由,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在党争等政治斗争中,曾被诬入狱,屡遭贬谪,直至远贬海南。《赤壁赋》是其谪居黄州期间所作。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第二篇。D.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他的名篇《六国论》,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

7、出“下列文化常识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然后借助平时的积累进行辨析。A项,“‘学不可以已’是他的作品《师说》中的名句”错误,“学不可以已”出自荀子的《劝学》。B项,“苏轼,字子由”错误,苏轼字子瞻,“子由”是“苏辙”的字。C项,“《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第二篇”错误,《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钴鉧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二篇。故选D项。-24-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同“曝”,晒干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C.举匏尊以相属属:同“嘱”,嘱托D.胜负之数

8、,存亡之理数:运数【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举匏尊以相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