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

ID:3202118

大小:37.0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20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_第1页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_第2页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_第3页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_第4页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篇一:武夷山大红袍导游词Micrsftrd文档武夷山大红袍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由我带大家到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武夷山风景区进行游览。首先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小*。今天的行程就将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得到大家的满意,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愉快。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门看到的这条小溪叫“章堂涧”。章堂涧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条山涧。它源于章堂岩,与流香涧合流后,向东穿出霞滨峡口,汇入崇阳

2、溪,长约7.5公里。从霞滨峡口,沿章堂涧向西行大家边可以看到,在雄峙如城的丹霞嶂半壁有几个互相毗连的岩洞,洞中有几幢小木楼就崖构架,或藏于洞内,或濒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从下望去,就像是一幢空中楼阁。据史书记载,这些空中楼阁是清朝时崇安县的土豪劣绅为躲避太平军而雇人营造的。丹霞嶂岩洞,上倚危崖,下临深渊,地势十分险要,乍看似乎无路可攀。但只要从山后绕道火焰峰而上丹霞嶂顶,尔后从山顶的岩洞口顺梯而下,便可以到达其中。看了半天,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明明是建于悬崖峭壁间的悬楼,为什么有叫天车架呢

3、?这是因为当时施工为了节约是时间,所用的施工材料均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大家有没有看到悬架在洞外的那几跟杉木,那是当时安装天车的架子。因而当地人称这一景为“天车架”。从天车架向前走,大家可以看到这座形似雄鹰的巨岩,称为鹰嘴岩。鹰嘴岩光秃秃的岩顶,东端向前突出,在它钩形的“鹰嘴”上竟然生长着一株老刺柏,给鹰嘴增添了几分飘逸之感。继续前行,我们就来到了流香涧。流香涧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岩的北面。说来也奇怪,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所有溪流均是自西向东流,奔向峡口,汇入崇阳溪。惟独这条山涧,自三仰北谷发源后,流势趋向

4、西北,倒流回山,故名倒水坑。一路走来,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有历此地,舍不得离去,于是就将涧改名为“流乡涧”。出了清凉峡,便可以看到一座黑乎乎的山峰顶上耸立着一块向前倾斜的巨石,就像一农夫斜戴这一顶斗笠。相传这块巨石是从远方飞来的,因此叫飞来峰。绕过飞来峰,大家看到的这座拔地瑾擎天的山峰叫“玉柱峰”。从玉柱峰前行至九龙窠。九龙窠是一个幽奇的深邃的峡谷,九座嶙峋的山峰,犹如九条腾空而起的游龙。峡谷里巨石错落,细泉潺流,到处布满了丛丛簇簇的茶树,满谷的春色

5、,一派生机,不愧是“茶的国王”。在九龙窠最后一窠岩壁间,有一用石块垒成的盆景似的茶园,上面生长着六丛茶树,它就是闻名于世的“茶中之王”大红袍茶树。大红袍茶树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美誉,是因为他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大家请看,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罅滴落。而随水滴落的还有苔藓只类的有机物,因而这块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化不大。在加之平常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选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别的器具。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自然就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

6、独到的品质和卓越的药效。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九次,仍然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茶冲到七次味就很淡了,所以它夺得了“茶中之王”的桂冠。1998年8月18日,在第五届武夷岩茶节上拍卖大红袍茶,20克茶叶买价竟高达15.68万元,夺得全国茶叶拍卖之最。关于大红袍茶树名称的来由,民间的传说很多,有的说天心庙的老方丈,用生长在九龙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的病。之后书生中了状元,为感谢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人便给茶树取名为“大红袍”。但更多的人认为大红袍茶树是因为

7、早春时节,叶芽勃发,满树艳红,远望宛如一件件大红袍覆盖树冠而得名。来武夷山的旅游者,无不想一睹大红袍茶树为快的。从九龙窠前停车场上行里许,大家看到的这座山岩叫天心岩。岩下这座寺庙就是武夷山现存的最大寺院永乐禅寺。据史书记载:永乐禅寺的前身,称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它的地理位置,因名刹座落于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区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1528年),道士韩洞虚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庙。清康熙年间,武夷山章堂岩铁华国师的弟子果因和尚重光了这一宗教名构,改名天心永乐禅寺。此时的“天心”之寓意又进一步得到禅理

8、的抒发,蕴藏着禅语“天心明月”和佛教徒所向往的“极乐世界”的无穷寓意。重建后的永乐禅寺,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约25500平方米。步入寺内,香烟缭绕,梵音清越,恍如游仙。永乐禅寺鼎盛于清朝之际,有僧徒百余人,在通往禅寺的山径旁,有一座弥勒岩佛雕,高19米,宽13米。佛像岩石的巨形“佛”字,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笔,字高11米,宽9米,相乘得99平方米,取“九九吉利”之意。位于天心岩东面的杜辖岩,又称杜葛岩。明朝司丞吴中立在此结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