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

ID:32034673

大小:1.36 MB

页数:486页

时间:2019-01-30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_第1页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_第2页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_第3页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_第4页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晋演义 [古典名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晋世系图按晋武帝为司马懿孙,元帝则为司马懿曾孙,祖伷父觐,皆为琅琊王。相传觐妃夏后氏与小吏牛金通而生元帝,故有牛代马后之谣,特附录之。西晋东晋上西晋传三世,凡四主,计五十二年。东晋传四世,凡十一主,计一百零四年,两共计一百五十六年。(《晋书》载西晋五十四年,东晋一百零二年,此为怀愍失国后之二年,晋廷无主,仍用怀愍年号,今读史家言,谓宜并入东晋,颇有至理,故从之。)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

2、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涑水通鉴》《紫阳纲目》叙述晋事,书法与《晋书》相出入者,亦不胜举焉。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其史事之变迁。两晋之史事繁矣,即此内讧外侮之复杂,已更仆难详。宫闱之祸,启自武元,藩王之祸,肇自汝南,胡虏之祸,发自元海;卒致铜驼荆棘,蒿目苍凉,鳌坠三山,鲸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赭寇之污,此西晋内讧外侮之大较也。王敦也,苏峻也,陈敏杜弢祖约也,孙恩卢循徐道复也,而桓玄则为篡逆之尤,此东晋内讧之最大者。二赵也,三秦也,四燕五凉也,成夏也,而拓跋魏

3、则为强胡之首,此为东晋外侮之最甚者。盖观于东西两晋之一百五十六年中,除晋武开国二十余年外,无在非祸乱侵寻之日,不有内讧,即有外侮,甚矣哉!有史以来未有若两晋祸乱之烈也。夫内政失修,则内讧必起,内讧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罅蚁入,自古皆然,晋特其较著耳。鄙人愧非论史才,但据历代之事实,编为演义,自南北朝以迄民国,不下十数册,大旨在即古证今,惩恶劝善,而于《两晋演义》之著手,则于内讧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讧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天下宁有蚌鹬相争,而不授渔人

4、之利乎?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非敢谓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劝戒之意云尔。惟书成仓猝,不免诖误,匡我未逮,是所望于阅者诸君。中华民国十三年夏正季秋之月,古越蔡东藩自叙于临江寄庐。重印说明这套历史演义,原名《历朝通俗演义》,包括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等十一种,于1916年至1926年9月陆续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印行,系有光纸石印插图本。1935年加上许廑父续写的《民国演义》四十回,改排为铅印本。1962年,我社根据铅印本重印,改名为《中国历代演义》,先出版的有《前

5、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三种。1979年起又将《南北史演义》等八种陆续出齐。作者蔡东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他在写这套演义时,史料上一遵其“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十分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对史料选择和运用都经过一番审慎的考核。因此,这一套断代史通俗读物问世后,流传很广,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在历史知识的传播上,起着二十四史等正史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当然,这套书由于作者受时代的局限,缺乏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选用史料和解释史料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对农民起义的错误认识以及民族关系上的大

6、汉族主义观点等。希望读者阅读此书时加以分析。本书这次重印是根据我社1962年和1979年版重印的。经过多年的广为流传,我们听取了读者的意见,此次重印又作了认真的校勘,这对本书质量的提高会是有益的。我社1962年重印《前汉演义》等书时,曾请柴德赓先生写了《蔡东藩及其〈中国历代演义〉》一文,对本书内容及其作者作了评介,现仍印在卷首,供读者参考。一九九五年五月两晋世系图按晋武帝为司马懿孙,元帝则为司马懿曾孙,祖■父觐,皆为琅琊王。相传觐妃夏后氏与小吏牛金通而生元帝,故有牛代马后之谣,特附录之。西晋东晋上西晋传三世,凡四主,计五十二年。东晋传四世

7、,凡十一主,计一百零四年,两共计一百五十六年。(《晋书》载西晋五十四年,东晋一百零二年,此为怀愍失国后之二年,晋廷无主,仍用怀愍年号,今读史家言,谓宜并入东晋,颇有至理,故从之。)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失,不一而足,而《涑水通鉴》《紫阳纲目》叙述晋事,书法与《晋书》相出入者,亦不胜举焉。愚谓当今之时,以古为鉴,不必问其史笔之得失,但当察

8、其史事之变迁。两晋之史事繁矣,即此内讧外侮之复杂,已更仆难详。宫闱之祸,启自武元,藩王之祸,肇自汝南,胡虏之祸,发自元海;卒致铜驼荆棘,蒿目苍凉,鳌坠三山,鲸吞九服,君主受青衣之辱,后妃遭赭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