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

ID:3204413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0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_第1页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_第2页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_第3页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_第4页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雨果的文学思想摘要:雨果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作家,是世界大文豪,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60年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雨果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一生的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期中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看到人道主义思想所散发的光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说不但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书中所包涵的文学思想更是让人惊叹,奠定了雨果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本文将通过(1)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2)分析介绍作品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2、(3)雨果文学思想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一一来介绍雨果的文学思想。关键词:人道主义思想革命道德价值仁慈博爱维克多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是世界大文豪。他是文学思想发展和创作为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从复辟王朝时期始,中间经历了二共和国、第二七月王朝、第帝国,并踏入第三共和国,可以说这时期黑暗的社会现实、不公平的法治制度和下层群众的疾苦都深深地影响了他,长达60年的文学生涯,经久不衰的创作力使他创作出了许多雄浑有力,精彩动人,具有永久魅力的经典小说。其中,这些小说说散发的文学思想超越了小说本身的艺术成就,透露出人性的美,散发出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雨

3、果的长篇小说涉及到到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革命的无情,阶级的矛盾,法律和道德的无力与无情,抨击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但如果只看到这一点,理解到这一点,那就太片面理解雨果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了。这不是目的,这并不是雨果作品要表达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看着是手段。他站在人性的高度,握住爱与道德的标尺去看这个世界,通过他的小说去写人性之美,去感化世人,努力去创造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超越了他所在的时空也超越了阶级的局限超越了世俗的名来利往,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一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他赖以生存的土壤,任何思想的形成也有赖于它的社会背景,它的成熟也要经历一定的曲折的渐变

4、过程。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也离不开雨果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背景,也经历了相当曲折和复杂的渐变过程。什么是人道主义思想?什么是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我在读了雨果的许多作品后,得出了最近对人道主义思想的认识。雨果“坚信人性本善,以‘仁慈’、‘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在雨果的作品当中,人道主义思想是博爱,仁慈,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对社会未来的乐观态度,其中也有对革命意识的不同看法。年轻的雨果是一个坚定的拥护皇帝,反对拿破仑的保皇主义者。这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怎么也想不出雨果这么一个民主的斗士也曾是一个封建皇权的拥护者。但事实是这样,伟人并不是天生的伟大,他们伟大的思想和作为并

5、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伟大的思想和作为也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考验和思考而逐渐演变而来的。雨果的少年长期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而雨果的母亲是一个坚定的保皇主义者,受母亲的影响雨果年轻时候成为了一个保皇主义者。母亲对雨果的影响不仅限于此,更在于她对雨果的教育。她放任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自由阅读,又允许儿子辍学全力投入心爱的文学事业。雨果文学才能很早得以发挥,可说是得益于他母亲的开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雨果少年时就显露出文学才华,年仅十五岁就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十八岁时获图卢兹学士院“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夏多布里昂称他为“卓绝的神童”。雨果创作的最初阶段,写了大量的颂诗、讽刺作品、论文与评

6、论,拥护王室、歌颂保皇主义与天主教,贬斥拿破仑,表现出明显的保守主义倾向。这大概是1827年之前的事情。但如何事物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更何况是思想了。在1827年到1840年的13年中,雨果的思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变化。查理十世上台后推行的愈来愈反动的政策与雨果追求的理想目标相去太远,人民的不满、祔的动荡,以及欧洲方兴未艾的人民解放运动都冲击着青年雨果,促使他开始重新认识、评价拿破仑与波旁王朝,并投身于为社会进步而斗争的洪流。在这一段时间中,雨果创作进入了最丰富的一个时期,他以多种形式的作品揭露社会的不平,控诉封建专制罪恶,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逐渐从抒发个人感情走向与现实斗争结合的道

7、路,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充满了对旧制度和统治者的激烈控诉。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这标志着雨果的创作进入浪漫主义时期,也正是这一时期的成就奠定了他浪漫主义文学领袖的地位。这样在社会变革大潮下产生的思想还没有经过考验,并没有得到巩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雨果在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之间徘徊,斗争。他一方面同情人民的苦难,一方面又对七月王朝存在幻想,思想的徘徊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