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怀念萧珊阳阳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

ID:32050272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31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_第1页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_第2页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_第3页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_第4页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_第5页
资源描述:

《阳阳怀念萧珊阳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怀念萧珊巴金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3.具体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讨论法课件展示法教学内容与过程:【作家作品】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

2、(一说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宁),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

3、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作品背景】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中,许多知识分子遭受到严重迫害,巴金同样也没逃脱这场灾难。他作为“牛鬼蛇神”、“反动权威”一次又一次地挨批斗,受侮辱,关“牛棚”,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晚上常常做恶梦。萧珊也因是巴金的妻子被“勒令”靠边劳动,并在大大小小批斗巴金的会上陪斗。尽管

4、日子难熬,她却始终陪伴着巴金,给巴金以安慰和鼓励。渐渐地,在内心默默忍受着极度痛苦的萧珊,越来越憔悴,最终她病倒了。虽然进行了救治,她还是很快地去世。“文革”结束后,巴金已是70多岁高龄的老人。此时,他已身心交瘁,爱妻的死,成为他心灵深处沉重的创伤。他心中另一处沉重的创伤,是民族的精神悲剧。对此,他苦苦思索着:为什么会发生“文革”?怎样才能避免“文革”6悲剧的重演?于是,他以与民族共忏悔的彻底求真精神,以耄耋之年、病残之躯写下了五部散文集《随想录》,把自己的人生积淀、深刻思索,以及坦诚、智慧和品格都熔铸于笔端。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讲解分析】一

5、、内容结构。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由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引出对萧珊的怀念,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交代了写作本文的原因──萧珊去世后几天,就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但由于那时还处在“文革”之中,写不出来。现在“文革”已过,自己“脑子也并不糊涂,有时还可以写两篇文章”,想说的话可以说出来了。先回忆向萧珊遗体告别的情景,引出她遭受迫害致死的原因,然后具体展开对她“文革”中所受折磨的回忆。 第二部分,继续回忆萧珊在“文革”中度过的艰难岁月。“她一天天地憔悴下去”,“生命之火逐渐熄灭”,着重回忆萧珊生病后的生活。 第三部分,着重回忆萧珊病重直至去世一

6、段时间的生活。 第四部分,照应开头,并围绕对萧珊的总评价展开回忆。从两人的相识一直写到她的最后。二、文学特征1.把萧珊的悲剧同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个人的悲剧反映民族的悲剧,揭示出深刻的主题。  文章一开头就说,萧珊被火化后两三天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像冻结了一样。”这点明了萧珊去世的特殊岁月──“文革”期间。那时,作者还没有表达自己感情的自由,甚至说连自己的思想感情都不敢有了。巴金说:“五十年代我不会写《随想录》,六十

7、年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大大小小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文中提到,作者当时“经常去龙华火葬场,参加老朋友们的骨灰安放仪式”,“去参加给别人戴上反革命帽子的大会”,还提到“干校”、“四清”运动、“工作组”、“造反派”等等带有时代特点的词语,不断向人们提示着悲剧发生的特殊时代、悲剧的典型意义,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主题。2.风格朴实,记真事,抒真情,写心声。巴金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我几十年前同一位朋友辩论时就说过:长得好看的人用

8、不着浓妆艳抹,而我的文章就像一个丑八怪,不打扮,看起来倒还顺眼些……我认为打动人心的还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运……我最恨那些盗名欺世、欺骗读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