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

ID:32054039

大小:4.7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1-31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_第1页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_第2页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_第3页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_第4页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靖州县地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2、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第一章绪论1.1靖州概况1.1.1地理概貌靖州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简称。该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怀化地区西南部,湘黔交界地区,北连会同,东接绥宁,南抵通道,西与贵州省黎平、锦屏、天柱县毗邻。地理位置跨北纬26º15′25″到26º47′35″,东经109º16′4″到109º56′36″。靖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边缘,雪峰山脉西南端,沅水上游之渠江流域。地

3、势东、西、南三面高峻,北部低缓,中部为狭长山间盆地,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地貌多样,既多崇山峻岭,又有丘陵、盆地交错。其中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四,平原次之,丘陵又次之。靖州属雪峰山脉,以渠水为界,境内山地分东西两组:东部有青靛山、红陵山、大白衣山;西部有陆家坡、玉华山、飞龙山、排牙山等。靖州属于沅水流域,境内溪河密布,地表水系发达。靖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靖州由渠阳镇、甘棠镇、坳上镇、平茶镇、新厂镇、大堡子镇、文溪乡、寨牙乡、藕团乡、铺口乡、三锹乡、横江桥乡和太阳坪乡,共1

4、3个乡镇组成,渠阳镇为靖州县治。1.1.2历史沿革夏商时期为荆州西南要服之地,西周因之。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地,秦时属黔中郡地,汉时为武陵镡成县地,三国、西晋因之。晋至南朝宋、齐时为武陵郡舞阳县地,梁至陈时为南阳郡龙镖县地,隋时为沅陵郡龙镖县地,唐时为叙州朗溪县南僚地。少数民族首领杨氏曾自称诚州。元和中,会溪“蛮”举事,被柳公绰平定后,诚州消失。五代时马殷遣吕师周破飞山后,归附于马楚。五代末至宋初为羁縻诚州治理,辖地覆盖今会同、通道和贵州的锦屏、天柱、黎平县一带。后周末靖州土民十侗首领杨氏称诚州。崇宁二年(1103

5、年),杨晟臻纳贡归附,遂以安靖之意改诚州为靖州,治今渠阳镇,辖永平、会同、通道三县,靖州自此而名,历经904年。明洪武元年(1385年)设靖州,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铜鼓(今贵州省锦屏县)皆属靖州。至清代,靖州仍属直隶州,境域广袤。乾隆三年(1783)年曾以宝庆府(今邵阳市)之城步县来属。1913年废州设靖县。1987年撤销靖县,设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1.1.3民族背景2005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靖州总人口26万,居住着苗族、侗族、回族、土家族、壮族、彝族、瑶族、蒙古族、满族、白族、水族、黎族、藏族、布依族

6、、畲族、汉族等16个民族,其中苗、侗居多,占全县总人口的52.8%。“靖州苗族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以及商周时期的‘荆①蛮’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渠阳边防考》记载:靖州“渠阳治境诸夷种落有生苗、熟苗、峒蛮”。《靖州乡土志》卷二记载:“苗则潘、吴、龙、阳、麻、辽、石、鹏、田为著姓。”境内苗族自称为“木”0∓D2、“模”0∓J2,他称有“花衣苗”、“青衣苗”、“白头苗”,分布在境内16个乡、镇。侗族亦是靖州土著民族之一,系古代百越的一支“骆越”繁衍起来的。侗人自称“金”?:∓0e∓2

7、、“更”i:C0neC2或“干”i6:∓0ne∓2。在明清两代汉文献和地方志中,多称“侗僚”、“仡伶”、“仡览”、“侗”、“侗苗”或“夷”等。《宋史•西南溪洞诸蛮》载:“乾道七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②峒官吴自由。”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记载:“在辰、沅、靖州等地,有仡伶、仡览”。“仡伶”即侗族自称i6:∓0ne∓2的反切音译。唐以前,靖州境内五溪“蛮夷”各自为势。自唐朝始,中央王朝对边境蛮夷实行“以夷治夷”的政策,始建羁縻州制。宋承前制,亦实行羁縻统治,推行土官制。元朝实行了土官政制

8、。明朝建立了卫所制度,土流并用。清雍、乾时期,改土归流。大量军事移民、汉族流官以及众多商人的入靖,“蛮不出境,汉不入峒”规定的废除,都加速了靖州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交往和融合。1.1.4语言环境靖州境内主要有三种语言:汉语、苗语、侗语。靖州汉语属西南官话,不仅是县内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而且是县内各少数民族对外交际的通用语;按语音的差异又分为城厢和北、东、西四片,其中西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