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

ID:32081393

大小:1.5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1-31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_第1页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_第2页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_第3页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_第4页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web+services的数据交换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l章绪论1.1研究背景第1章绪论当前,企业的应用和管理软件(Ell/'、SCM和CRM等【l】)越来越多,它们之间很多信息和数据相互交叉,甚至重复,但又各自独立,相当于一个个信息孤岛。相互之间没有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问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企业计算机应用从最初的单个功能、部门级的应用集成逐渐转为客户与供应商集成、跨企业集成以及动态电子商务。协同商务和各种新制造模式要求企业应用系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系统,内部与外部联系紧密。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条件,现代商务活动必须以速度、效率与灵活性作为应对策略,这需要企业内部、

2、企业间、扩展企业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相互协作、交换数据,以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和业务信息的共享。如果我们单纯从具体的解决技术来看,电子数据交换(EDI)【2】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简单可行并且适应性广的方法。通过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传递数据,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以此减少手工重复操作,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信息处理效率,减少业务处理的差错,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但当前各种数据交换技术运用于异构环境(即松散耦合,数据格式不同、跨平台、跨地域的分布环境)均存在很多问惩,共有的问题主要包括耦合度大、成本高、实施复杂等【3】。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数据交换面临的一大

3、挑战。1.2国内外研究现状数据交换是指数据从一个数据库转到另一个数据库、实现数据集成的过程【4】。企业数据交换由于其能够加快业务流程、提高业务的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5】。当前的企业数据交换,根据其应用范围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交换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二者关系如图1-1所示。企业内部交换的数据格式比较单一,业务流程固定,数据交换的构架相对紧凑,有较高的耦合度和数据交换效率;而企业问的数据格式繁杂,数据交换的构架相对松散,耦合度低,交换效率也相对较低【6】。图1-1企业数据交换分类东南大学硕士论文1.2.1企业内部数据交换

4、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通常是根据该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和需求构建而成的。如果业务和功能结构比较单一,企业往往使用单一信息系统完成所有的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信息系统相对封闭,即使需要和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其交换格式也比较简单统一,效率高,一般可以实时的完成各种业务。然而单一系统不易扩展,当需要与外部信息实体进行数据交互时,往往需要手工完成。例如:一些中小型的进销存系统,商品的订货仍需通过电话或传真交换数据然后,用手工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中、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通常由多个信息系统构成,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的财务、进销存、统计、客户管理等,往往均为独立的系统,并且很可能这

5、些系统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提供。这一类系统的功能高度内聚,很可能使各个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为了实现企业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在20世纪909代以后,逐渐形成了EAI(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7】的概念。系统内的数据交换通常是因为整个系统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要按照企业内部数据交换规范和业务流程进行数据交换,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应用层的数据交换。应用层交换数据将数据从数据源实体中提取出来,规范化成为统一的格式,比较典型的有分布式对象技术【8】和多agent(Multi.agent)技

6、术【9】。分布式对象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引入一种可分布的、可互操作的对象机制,把分布于网络上可用的所有资源封装成一个个可公共存取的对象集合,采用C/S或B,S的结构和模式实现对象的管理和交互。为了更高的数据交换效率,系统内部也常使用底层数据交换,即用于交换的数据格式并不具有实际可理解的意义,仅仅数据交换的系统双方可以处理。这类数据交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本身就提供了较好的分布式应用,用来保证分布式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101。这类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均采用同构数据库,对应用系统提供

7、数据的全局视图,而具体的物理视图对上层应用系统而言则完全透明。如果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异构的,则需要其它技术来解决,一般采用agent技术【111D21:首先为每种数据源(如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建er--种对象,然后通过agent来访问。而XML语言往往用来作为异构数据库交互的中间数据表示格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各种大型数据库提供的数据网关技术[131和Sybase公司的数据管道技术[141。EAI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传统的EAI方法是在任何两个系统之间构建一个

8、适配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