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

ID:32089203

大小:9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31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_第1页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_第2页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_第3页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_第4页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43-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装 订 线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考试复习题考试班级:土木专升本08601班授课教师:郭清平第12页共12页一、概念题1.特征周期对应于反应谱峰值区拐点处的周期,可根据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来确定。2.等效总重力荷载=0.85,=+3.鞭端效应即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由于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使其地震反应特别强烈的现象。4.结构薄弱层指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相对较小的楼层。5.震级•标准地震仪(自振周期为0.8s,阻尼系数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距震中•100km,最大水平地动位移。1、6.基本烈度某一地区

2、地面和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基本烈度即设防烈度。7.场地土覆盖层厚度从地面到基岩及Vs>500m/s坚硬场地土顶面的距离(覆盖层越厚、震害越大)8.主动控制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9、多遇地震即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地震。二、简答题1.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1)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2)在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有

3、一定的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3)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第12页共12页1.抗震结构的概念设计包含哪些内容?(1)场地的选择(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3)结构的选型与布置(4)多道抗震防线(5)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6)保证结构的整体性(7)非结构部件的处理3.什么叫液化?液化的危害有哪些?当砂土或粉土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

4、乃至完全消失,这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了犹如“液体”的现象。地面喷水冒砂、地基沉陷、地裂滑坡、建筑物下沉、倾斜4.简述用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结构基本周期的计算步骤。(1)计算质点重力荷载(2)计算梁柱刚度(3)计算楼层侧移刚度(4)将质点重力荷载假想成水平力,用D值法计算结构的顶点位移(5)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基本周期5.混合结构房屋墙角震害及原因分析震害:破坏形态多种多样,有受剪斜裂缝、压竖向裂缝、块材被压碎或墙角脱落。原因分析:墙角多远离结构的形心,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使墙角处应力复杂,加之砌体本身的

5、脆性性质造成。6.试述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布置要求和施工方法设置要求:⑴横墙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按表6.9⑵纵墙承重,每层均设圈梁;⑶现浇或装配整体式RC楼盖可不设置。构造要求:截面高度h≥120mm;砼≥C15;配筋6~7度:4φ8、φ6@250;8度:4φ10、φ6@200;9度:4φ12、φ6@150;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楼屋面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山墙及横墙圈梁钢筋应弯入纵向圈梁,其弯入长度不小于500mm和钢筋直径的35倍。第12页共12页7.试述框架结构自震周期的计算过程(1)计算

6、质点重力荷载(2)计算梁柱刚度(3)计算楼层侧移刚度(4)将质点重力荷载假想成水平力,用D值法计算结构的顶点位移(5)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基本周期8.基础隔震的优点?1、)提高了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2、)上部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抗震措施简单明了;3、)减少了次生灾害;4、)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5、)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6、)经合理设计可降低造价。9.试述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功能。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

7、;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形成砌体房屋的箍,使其抗震性能大大改善。一、绘图题1.试画出框架梁、柱在下图中主筋的构造要求。第12页共12页2.画出墙角处及内外墙交接处构造柱与墙体之间拉结筋的构造示意图3.画出框架下列部位主筋的接头与锚固要求第12页共12页4.画出框架下列部位箍筋的设置要求一、计算题1.某三层框架如图所示。m1=2×106kg,m2=2×106kg,m3=1.5×106kg,梁的刚度EI=∞,结构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K1=7.5×105kN/m,K2=9.1×105kN/m,K

8、3=8.5×105kN/m,体系振动的圆频率ω1=9.62rad/s,ω2=26.88rad/s,ω3=39.70rad/s,第一主振型X13/X12/X11=1.000/0.840/0.519,第二主振型X23/X22/X21=-1.000/0.306/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