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

ID:32090101

大小:453.08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1-31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_第1页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_第2页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_第3页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_第4页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见解新颖中考作文命题的常见形式1、命题作文2、话题作文3、材料作文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样就不会因为头脑发热,处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也要清楚自己在怎样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干什么,才不会本末倒置,造成自己人生的失败。除此之外,还要多听旁人的意见,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在何方时,旁人的意见无疑是黑暗路途的明灯。比如唐太宗听从魏征的谏言,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宋太祖听从赵普的意见,杯酒释兵权维护宋朝长治久安;康熙听从他祖母孝庄太皇太后

2、的意见,智擒鳌拜开创康乾盛世,这些人都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了一番伟业。愿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①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材料的中心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审题分析:本则材料围绕着一个内容

3、,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列举现象;第二段以“有人说”的形式对上文进行总结概括。综合整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第二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观点,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②把握隐含信息法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大树。只要

4、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审题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③关键词句法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例:科学家罗素的故事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1+1=?”这样一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1=

5、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审题分析:科学家罗素的话是值得推敲的关键。“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概括成一个正确的主张(观点)是:要勇于坚持真理。当然,如果从“高材生”们角度出发,分析一下“面面相觑”的原因,也可以得出另一观点:先入为主往往影响人的判断力。④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关联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

6、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审题分析: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示例①材料内容

7、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⑤以果溯因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压力才有动力伴你奋斗到永远提炼观点(结合课内外用发散性思维):⑥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