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

ID:32093863

大小:24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1-31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工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一年六月十六日目录一、回顾与展望1(一)发展回顾1(二)未来形势4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总体目标7三、全面推动工业结构升级8(一)大力发展能源科技产业8(二)做强高端现代制造业10(三)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1(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11(五)改造提升都市工业12四、整合优化工业发展空间13(一)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心区14(二)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14(三)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15(四)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15(五)小汤山工业园16(六)未来科技城16(

2、七)中关村生命科学园17五、全力抓好七项战略任务17(一)加快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18(二)打造五大主导产业集群19(三)完善四个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19(四)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五)加快工业企业节能减排21(六)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222(七)强化高端要素支撑23六、保障措施24(一)加强领导,强化统筹24(二)落实任务,目标管理24(三)用好政策,完善政策25(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25(五)创新机制,加强服务25(六)注重培养,加强队伍26附录一:重点工业项目27附录二:目标测算30附录三:名词解释31231“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全面进入创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

3、世界城市的新阶段,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为迫切,对昌平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着力打造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为昌平工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一、回顾与展望(一)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昌平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二兴三优一”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努力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显著增长,结构进一步优

4、化,“十一五”工业规划目标全面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工业总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时期,昌平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3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66亿元,年均增长17.1%;全区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72.5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3.5亿元,年均增长17.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7%,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31“十一五”时期,昌平区一手抓新企业项目建设,一手抓现有企业改造升级,有力的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以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生物医药

5、三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4%,能源科技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高端现代制造业实现产值42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58亿元。3、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十一五”时期,昌平区大力扶持本地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大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及高端制造环节入驻,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优势的重点企业。截至2010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4家,较2005年增长27.51%。其中,百亿元以上企业3家,10亿元以上企业8家,亿元以上企业86家。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昌

6、平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业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实验室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8个,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9个。5、工业能耗进一步降低“十一五”时期,昌平区积极鼓励、组织和落实“31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退出,支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水耗逐年降低。2010年,全区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水耗比2005年底分别下降了45.1%和76.6%,共有14家企业退出高污染生产环

7、节。6、空间集聚态势初步形成“十一五”以来,昌平区积极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初步形成以7个市级以上产业园区为载体的集聚发展态势。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602.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4%。总体来说,“十一五”期间,昌平工业规模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涌现出一批提供“产品+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型工业企业,全区工业实现了从传统企业为主到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与总部形态升级、从主导产业不突出到支柱产业鲜明的重大转变。虽然昌平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