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

ID:32100816

大小:19.1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1-31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_第1页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_第2页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_第3页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_第4页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科院农业项目(院地局提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推广座谈会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科农199”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俊明一、背景与意义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黄淮冬麦区约占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的45%,产量的55%左右,该区域小麦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举足轻重。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和种植小麦的比较效益降低,小麦播种面积递减,总产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近四年连续丰收,但小麦市场短缺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增产效果递减,不仅增加粮食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的品质,也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土壤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等。黄淮北片小麦产区持续干旱,水资

2、源短缺,农业用水不足,小麦生产过程中水资源耗费严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因此,生产上亟待提高小麦对水分养分的利用效率。我国粮食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国内生产的增长速度,粮食需求量大于国内生产量,自给率由97%下降为94%,小麦供不应求,缺口逐步扩大。要用越来越少的土地满足人民生活和市场对小麦的需求,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利用生物技术培育高效利用水分、养分的高产稳产品种,在节水省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小麦高产高效,实现以“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健康、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的新的“绿色革命”,对增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大的意

3、义。二、项目进展情况“科农199”18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推广座谈会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利用细胞工程技术选育的高产、节水、氮肥高效利用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麦2006017,国家植物品种权公告号:CNA001628E。品种主要特点:“科农199”聚合了多个骨干亲本、骨干品种的有益基因,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它继承了小偃系统品种的抗病、养分高效利用特性与Tai轮回选择品种的高产、广适应性,在国家区域试验中连续两年产量居所有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亩产544.2公斤,比对照增产7.36%,增产极显著。“科农199”抗寒

4、、抗倒伏,综合抗病性好,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突出。经河北省粮油作物所和中国农业大学田间试验鉴定,千斤麦田水分利用系数达1.8kg/m3,最佳施氮量时的氮肥(纯N)偏生产力达43kg/kg。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科农199”适应度大,产量稳定性好,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均位居第一,增产显著。种植示范情况:2006年,我们与河北石家庄市万丰种业、河南大河种业、山东潍坊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河北栾城、定州、肥乡,河南荥阳、新郑,山东青州、济南等县市建立原种生产田16000亩,开展良种繁殖和高产试验示范。2007年5月,在河北栾城、山东青州分别举行了科农199小麦现场观摩会,其

5、中,栾城县聂家庄村11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564公斤。新品种展示示范得到了农业部、河北、河南、山东省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2007年秋播,“科农199”小麦列入河北、河南两省重点推广品种。在河北省73县、山东省18县、河南省27县、山西运城3县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累计建设百亩试验田480多个,千亩示范方17个,万亩示范区1个,示范推广面积逾50万亩。目前,“科农199”18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推广座谈会小麦在安徽、陕西两省和北部冬麦区正在进行引种试验或区域试验。项目效益情况:2007年,三个种业公司合计经营“科农199”小麦种子600万公斤,产品

6、销售收入1700万元,净利润总额262万元。同年,“科农199”种植户收获小麦800万公斤,每公斤平均增收0.25元,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0万元。三、展望与建议2007年,科农199小麦通过了河南省新品种认定,适宜种植区域由黄淮北片(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安阳、濮阳市)扩大到黄淮南片。2009年,科农199小麦有望在北部冬麦区通过审定,种植区域也将扩大到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北京、天津等地。预计2008年秋播面积500万亩以上,2009年秋播面积1500万亩以上,2010年秋播面积2000万亩以上,三年累计种植面积4000万亩以上,增产粮食10亿公斤。科农

7、199小麦增产潜力巨大,节水、节肥特点突出,抗寒、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在我国小麦生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愿与各省市有关部门、企业的朋友合作,加速科农199小麦的推广,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贡献。联系方式:李俊明,0311-85887272,ljm@ms.sjziam.ac.cn18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推广座谈会18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推广座谈会环境友好长效缓释复合(混)肥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石元亮一、背景与意义目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用去了世界32%的化肥,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已达世界平均水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