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

ID:32101099

大小:3.5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1-31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_第1页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_第2页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_第3页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_第4页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是典型的混合型缓蚀剂。二乙烯三胺与硫脲的合成产物可以作为混合型缓蚀剂,对钢筋有较好的缓蚀效果。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从仿制外国缓蚀剂开始进行缓蚀剂方面的研究。我国最早的缓蚀剂诺丁出现在1953年的天津,其主要成为1,3一二邻甲苯硫脲。1963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沈阳试制成功酸洗缓蚀剂沈1.D(主要成分为苯胺和甲醛的缩合物)。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缓蚀剂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也逐步展开。1956年前后我国就开始了气象缓蚀剂和酸洗缓蚀剂的研究工作,在这之后相关科技工作者又对工业用水等其他方面缓蚀剂的应用进行了相应

2、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我国在含硫和炼油生产系统中研究、试制及推广了一些缓蚀剂。例如针对含硫原油的腐蚀,借助有机胺类中特殊官能团的缓蚀作用应对精炼系统设备的腐蚀问题;针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腐蚀,研究和推广了粗吡啶、7701、7461、页氮等缓蚀剂。经过实际生产的检验这些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比较理想。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缓蚀剂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在石油、化学工业中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相关的科技工作者也在缓蚀剂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焦庆祝及其科研小组针对不同金属管道在常用酸环境的腐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的科研成果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应用。按照缓蚀剂研究的线性关系钟世安等人设计合成了

3、芳香族亚砜化合物,采用正交设计添加KI等配制成相应的缓蚀剂137

4、。目前每年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缓蚀剂的专利公布,部分缓蚀剂的生产已经商品化,并常常作为技术专利进行销售。国内外研究最多、专利最多的就是酸性气体缓蚀剂。这种缓蚀剂应用的行业较为广泛,特别适用于石油工业,用来解决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的原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腐蚀问题。1.3缓蚀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由于金属腐蚀现象与机理比较复杂,且相关缓蚀剂的种类多样,因而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缓蚀剂进行分类。1.3.1依据化学组成不同分类根据缓蚀剂的物质组成分成有机类和无机类缓蚀剂,如图1.1所示。其中无机类的缓蚀剂大多有毒或对环境

5、产生污染较为严重,现在已经禁止使用了。氨基磺酸介质中碳钢缓蚀剂的研制图1.1缓蚀剂按化学组成分类Fig.1.1InhibitorClassifiedbythechemicalcompositionofcorrosion1.3.2依据缓蚀剂发展的不同阶段分类缓蚀剂发展从最初的单组份缓蚀剂开始,到简单的以追求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为目的研制,直到现在的努力开发低毒、无公害的缓蚀剂为目标的缓蚀剂开发。根据缓蚀剂的发展阶段把缓蚀剂分成如下几类:单功能型缓蚀剂,多功能型缓蚀剂,低毒高效型缓蚀剂,缩聚型缓蚀剂和杂环型缓蚀剂。1.3.3依据缓蚀剂改变金属表面状态进行分类大部分缓蚀剂发生作用的位置都是在金

6、属作用的表面,缓蚀剂改变腐蚀金属表面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成膜型缓蚀剂(相问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保护金属不被环境腐蚀。另一种是吸附型缓蚀剂(界面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只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吸附层。成膜型的缓蚀剂还可以进一步分成二类:一是缓蚀剂直接参与阳极反应,与腐蚀金属形成金属的氧化物活着金属盐覆盖于金属的表面;或者缓蚀剂与腐蚀过程中溶入溶液的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盐沉积于金属表面。二是缓蚀剂与阴极反应的产物作用而形成难溶的化合物沉积在金属表面上。1.3.4依据缓蚀剂的形成的保护膜特征分类根据缓蚀剂所形成的保护膜特征,可以从形成膜机理出发可分

7、为氧化膜、沉淀膜和吸附膜三类。(1)氧化膜型缓蚀剂外Ⅲ卦Ⅲ卦m类酚酸酚啉硎铆鳓,唑蚴引引物咪扑Ⅲ卦m卦m卦Ⅲ卦m卦Ⅲ化类类除酸酚酸酸酸类谈哪铵醇砌锄硼铀硅碳胺醛杂季炔rlll

8、缓蚀剂。和钝化膜相比较,沉淀膜更厚度比厚,氮附着力、致密性比较差。例如三聚磷酸钠溶于水形成磷垢是和硅酸盐易形成硅垢都属于这种类型缓蚀剂。从环境角度和呵持续发展角度,含磷缓蚀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含磷到无磷的发展历程。例如有机膦羧酸因为在硬水中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缓蚀效果较好。这类缓蚀剂就解决了由磷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38】。(3)吸附膜型缓蚀剂吸附膜缓蚀剂利用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阻碍环境与金属的接触,进而达到防腐目的。根据吸附机理的不同以及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