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

ID:32107986

大小:1.78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1-31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_第1页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_第2页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_第3页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_第4页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生态区稻田氮素供应潜力与氮素优化管理-(74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0℃积温达剑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丁』种舣季稻,5300℃是双季的安全线,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熊振民,1990)。止冈为水稻分布广阔,各地白然和社会状况存在很人差异,所以找出各个稻作区共同或特异的规律,对稻作区域做出科学的划分,对阐明和评价不同类型区域水稻生产的农业资源和状况,科学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蔡洪法主编,2005)。中国稻作分区以周拾禄、赵连芳1928年最早开始研究,其后蒋名贤(蒋名贤,1948年)根据稻作区域试验和调查结果,将全国划分为加个稻区。但是当时的分区标准并不明确

2、。中国农业土壤j毒(1964年)将全国稻作分成5个区域,(这主要是考虑了当时北方水稻种植面积较小,主要集中在南方的情况;)1978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根据当时我国水稻的生产情况,将水稻进行了重新分区;1984年,丁颖收集了相‘芙数据并结合前人的经验,并根据其出版的《中国水稻栽培学》将我国水稻种植区划分为6个,并被大家所认同:①华南烈季稻作区:包括福建、广东、广两、云南的南部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双季稻l’稻田的73.5%;②华中舣单季稻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两缘,包括沪、苏、浙、皖、赣、湘、鄂、JIl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属哑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

3、本区是我国最人的稻作区,对全国水稻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③听南高原单、双季作区: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I、曲藏、青海7省区的部分或大部,气候垂直筹异明显,地貌,地形复杂,从海拔160~2700多米,立体农业特点1E常突出,以单季稻为主,陆稻有一定种植;④华北单季作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9省(市)的全部或人部分。本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3/4强,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水稻,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稻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重不大;⑤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省全部,辽宁大部和内

4、蒙东北部,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十壤肥沃,适丁I发展稻田机械化,夏季温热湿润,冬季酷寒漫长,降水分配不匀,春早冷害和秋季早霜是这个稻作区的气候特点。近年米发展很快,本IX生产的“东北大米”,米质优良,享有很高声誉;⑥两北干燥区单季作区:包括新疆、中夏全部,甘肃、内蒙古、山两人部,青海、陕两、河北、辽’j。部分,地域辽阔,地貌、地势复杂,东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两部七壤盐碱化酱遍。4现将不同稻作生态区的基本情况总结如F表卜1不同稻作生态区的基本情况TabIel一1BaseicsituationofdifferentecoJogicaIZOfle$Rice西北十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5、0.9463660.71610.7729.272l,82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1.07571200.62152.62287,2713.35华北单季稻稻作区2.44213485.72819.1731.211.11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4.59985702.033481501.23144.84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1.94671243.62085.68460.7422.09华南双季稻稻作区1.82172591.5987.69574.99558,22续表1-1不同稻作生态区的基本情况Con.Tablel一18ascic6ituationofdifferent

6、ecologicaIzonesRi06(注:资料来源:备省统计年鉴)1.3水稻养分需求特征水稻必须的营养元素,目前已经明确有17种。其中,碳、氢、氧是靠空气和水分供应,其它元素主要靠根系从十壤中吸收。吸收量较多的是氮、磷、钾、硅,较少的是钙、镁、硫,吸收微量的是铁、锰,铜、锌,硼、氯。硅在水稻体中含量很高,约为氮的10倍(何电源等,1994)。袭1-2水稻营养元素作用Table卜2Ri∞ntttrientsroIo营养冗素主要生理作用缺乏症状过量危害氨植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叶绿索的主要成份;促进根、茎、叶、籽实的生长发育磷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加强分蘖势,充实籽粒;提高淀粉

7、的合成:加强各个生K点发育钾促进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在体内运转;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老化;增强抗逆能力钙中和体内不正常有机酸;叶色黄绿,叶片狭小、分蘖数减少;茎秆硬而细小;根发育差,细小叶色略绿、叶片狭窄、发育慢:分蘖少,严重缺乏时停止生长、不分蘖;延迟成熟,籽粒小饱满叶色暗绿、叶片宽而短、出现棕色斑点、叶尖边缘卷曲,大都Ⅱ{现枯黄;根短而细;出穗提早叶片上出现赤褐色斑点;叶色浓绿、叶片宽大下垂;分蘖多而软弱;多病虫;贪青晚熟;空瘪率高主要足引起缺锌症状而减产营养生长过旺容易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