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ID:32114144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31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雄踞(jù)翩跹(qiān)卓著(zhuó)矫揉造作(jiǎo)B.逮(dăi)捕叱咤(zhà)惬意(qiè)言简意赅(gāi)C.忸怩(niǔ)涟漪(yī)精髓(suǐ)戛(gá)然而止D.古刹(chà)牌坊(fāng)拾级(shè)气氛(fē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旅游业频频出现的价格欺诈事件令人深思,其根本原因还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2、”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C.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对“九二共识”的态度无时无刻不影响到海峡两岸的关系。D.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首都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扬州廖家沟公园展现春夏秋冬四种风景的小岛已经全部打造完毕,市民走进公园,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B.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

3、害。C.初三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D.莫言每次在创作时都会退避三舍,寻找一片属于自己宁静的空间。4.下面各项对语法知识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师对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我的关怀,如润物春雨。——主干:老师如春雨。B.“雾霾”“客串”“吐槽”“氛围”——这四个词词性相同。C.欢天喜地、居安思危、朝花夕拾、厚德载物——这四个词都是并列结构的短语。D.白杨树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名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这个句子是递

4、进关系。5.下列关于课文和名著的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鼎湖山听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深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C.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

5、活信念和人生理想。D.《画山绣水》以“我”对桂林山水的总感觉为线索,描绘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表现了作者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6.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在田字格内填写)“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像是要永远zhuì(▲)在世人的嘴边边儿上,在春光漏泄的三月天里,一出口或许就会liù(▲)出来——也许,这就是扬州的天然魅力。扬州——轻快灵妙的词儿,琅琅上口,似花妩媚,就如琼花粉面、身姿丰润的水乡女子,婀nuó(▲)着身段,每到春时,让人向往如斯,心怀荡yàng(▲),活力满满。7.默写。(每空1

6、分,共9分)(1)晓战随金鼓,。(2)蒌蒿满地芦芽短,          。(3)     ,春风不度玉门关(4)五岳归来不看山,。(5)月黑雁飞高,。(6)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飞瀑落下深潭。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1)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

7、内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了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分)文化内涵:“雁”,▲;“燕”▲(2)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4分)A句反映了▲B句反映了▲二、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苏堤春晓[清]阮元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注释】这首诗写于嘉庆六年,作者刚任浙江巡抚,在海上剿匪游击战中面临困难与考验9.(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整首诗的内容。(3分)▲(2)请赏析“东风吹冷碧桃花”一句中“冷”字的作用。(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