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ID:32117004

大小:6.84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1-31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_第1页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_第2页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_第3页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_第4页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情字井油田乾157区块储层精细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1前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本课题来源于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情字井油田开发效果分析及潜力评价》。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孔介质中原油析蜡原理及考虑岩石比表面的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编号:4172109)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温、高含蜡油藏原油析蜡及对油层的伤害机理研究》(编号:ZR2011DM009)两个基金项目的资助。乾157区块是大情字井油田的一个主力断块,为低孔低渗储层,经过10多年的开发,暴露出一系列影响开发效果及油田稳产的问题,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明确了储层特征,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本文主要围

2、绕研究区储层精细评价、地质模型建立、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主控因素等方面开展工作,拟通过本次研究达到完善井网,充分提高挖潜空间,提高采收率的目的。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储层精细评价研究现状储层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储层进行分类与评价,随着对油藏开发的深入,储层评价尤其是精细评价工作日益受到重视【11,只有对储层进行综合精细的评价,才能制定正确的开发方案【2J,同时正确的分析油藏开发动态,调整开发方案,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矧引。储层评价工作始终贯穿于油藏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对储层认识的过程就是对储层进行评价的过程。储层精细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储层微观特征

3、分析、宏观非均质性评价及储层隔夹层分布研究【3】。目前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迫使各国的石油公司面临着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在过去十几年,由于全球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油气田已经接近或达到中后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加深,低孔、低渗储层所占的储量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正确的描述储层特征及内部微观特征,正确的认识储层,对储层进行精细评价至关重要。我国已探明未动用储量主要是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占未动用储量的56%以上【4】。目前不同地区低渗透油藏开发程度相差较大,其原因除了渗透率较低以外,1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还

4、因为其孔隙结构的独特,正确认识低渗透油藏的孔喉特征,是认识评价、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关键所在【5’6】。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从岩性、成岩作用及孔隙类型对储层进行微观特征分析,叶先灯从储层的岩性、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对储层进行了研究,提出必须加强对其沉积微相的研究及注意注水速度,防止速敏对储层的伤害【7,81。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运移及油气田开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孔隙结构的评价及正确认识是提高油气产能及采收率的关键,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分析等方法,对大情字井地区高台子油层孔隙结构综合分析,并对其储集性进行评价分类:中孔低渗储层,低孔、低渗储层,非储集层三种【9’101。储层

5、精细描述的核心内容就是储层非均质性评价,储层非均质性是造成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因此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就是要深入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召开了首届储层表征技术大会,掀起了储层研究热潮。这一阶段主要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分类及储层描述,之后发展到了沉积体系的研究以及后来的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11l,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所运用的技术已经从建立储层精细地质模型发展到了储层露头精细描述和随机建模技术。不同的学者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不同,Petijohn通过对河流相储层的研究,按非均质性规模的大小,把非均质性分为五类【12】:图1.1储层非均质性分类(以

6、河流沉积储层为例)Fig1.1Cclassifyofreservoirheterogeneity(fluvialreservoirs)2山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前言层系规模l"一lOkm×lOOm砂体规模lOOm×lOm层理系规模1~lOm2纹层规模10~100mm2孔隙规模10~1001am2Weber在Petijohn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非均质性的规模及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的影响,将储层的非均质性分为七类:封闭、半封闭及未封闭断层;成因单元边界:成因单元内部侵透带:成因单元内部隔层;交错层;微观非均质性结构类型矿物学特征;封闭开启裂缝‘141。裘亦楠按非均质性的规模规模从

7、小到大共分为五类:微观非均质性、基本岩性物性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及层间非均质性‘15】。裘怿楠又根据储层非均质性规模和油田开发生产实际,将储层非均质性分为4类: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孔隙非均质性【161。戴启德等认为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平面三维非均质性等。1.2.2剩余油研究现状剩余油的分布和挖潜研究是国内外有关石油开发的关键性课题。地下储量的30%只能在一次、二次采油后能被采出来,这意味着有60%'-'70%的石油仍然残存在地下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