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

ID:32119566

大小:1.45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1-31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_第1页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_第2页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_第3页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_第4页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初步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南人学硕一}: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和医院等场所。成虫呈淡赤褐色,体长约为13.19mm。德国小蠊在前胸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至黑褐色纵条纹,可区别于其它种;每个雌虫一生可产4.9个卵鞘。德国小蠊的第十腹节的末端能分泌聚集信息裂7’91,吸引同种的其它个体聚集。喜栖息于厨房、近水处或烟囱附近。2.2美洲大蠊心riplanetaamericana(L.)属于蜚蠊科、大蠊属,是居室内最大的一种蜚蠊,原产地非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我国蜚蠊目中室内三大害虫之一。广布世界各地,我国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武汉、江西、北京、辽宁、黑

2、龙江、陕西、河北、台湾等地。美洲大蠊体长为32.38ram,赤褐色,前胸背板为淡黄色,中部有一赤褐至黑褐色大斑。若虫和成虫一般都聚集在黑暗潮湿和温暖的稍敞开的地方,而不是缝隙里,如暖气管周围、阴沟、锅炉房等处【lOl。2.3黑胸大蠊Periplanetafuliginosa(Serville)属于蜚蠊科、大蠊属,在我国西南云、贵、)113省以及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北京、辽宁均有分布,是我国蜚蠊目中室内三大害虫之一。黑胸大蠊近似美洲大蠊,但是体较短,为25.28mm。前胸背板呈深红褐色,无大斑。雌雄成虫均有长于身体的翅;若虫触角的尖端为白色。卵鞘结实地粘在物

3、体上,偶尔也被松散地产在地面。它们可由室外物品带进室内,也能爬进建筑物内找食,比其它大蠊活跃,与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经常混生fll】。2.4澳洲大蠊R厂iplaretaaustralasiae(Fabricius)’f属于蜚蠊科、大蠊属,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台湾等省区。澳洲大蠊基本相似于美洲大蠊,体长很少超过32mm。前胸背板为淡赤褐色,中部有一个黑色大斑。前翅的外缘区呈明显的淡黄色,雌雄成虫前后翅均发达。雌虫将卵鞘产在缝隙和其他隐藏处,喜栖息在松散的树皮和腐烂蔬菜附近。2.5褐斑大蠊凡,iplanetabrunnea(Burmeister)属于蜚蠊

4、科、大蠊属。分布较窄,见于我国贵州,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褐斑大蠊体形也同於美洲大蠊。体长为26.28mm。它的前胸背板较宽,无明显斑纹。尾须末节短且钝于美洲大蠊。其危害不如上述几种蜚蠊严重。在室内可栖息在货场和垃圾以及阴沟等处【121。3蜚蠊对人类的危害3.1蜚蠊是诱发过敏和哮喘的重要因素【131。以下途径都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人体触及虫体;吃了被其污染的食物:鼻子吸入被其污染的表面干燥物所形成的尘埃;被蜚蠊叮咬而引起过敏反应。据Bemton和Brown报道,蜚蠊是一种重要的变应原,通过皮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发现纽约40%的哮喘患者对蜚蠊变应原过敏【141。

5、据泰国报道,30.61%的过敏性鼻炎因蜚蠊所引起【3J。此后,国内外有关学者对2西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蜚蠊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外源性哮喘)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进一步证实蜚蠊是外源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15-251。3.2蜚蠊可机械性携带传播多种病原体【冽。蜚蠊的体表和体内肠道能携带多种细菌、霉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卵和病原虫等【27】。3.2.1携带传播细菌。蜚蠊传播的病菌以肠道致病菌为主,呼吸道病菌次之,尚有其他多种病原菌(仅列名称):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痢疾杆菌(福氏、宋氏):霍乱弧菌、Eltor弧菌(稻叶型,与当地的流行株相同)

6、;蜡样芽抱杆菌(从美洲大蠊的口器及粪便中分离出);大肠肝菌:葡萄球菌(白色、金黄色、柠檬色蜡状):阴沟气杆菌;透明无色菌:变型杆菌;豁质沙雷氏菌(灵杆菌);布氏杆菌;肉毒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蜚蠊棒状杆菌;蜚蠊棒状杆菌美洲变种;结核杆菌;炭疽杆菌;巨大芽抱杆菌;根状杆菌;类鸣疽杆菌;枯草杆菌;破伤风杆菌;气肿疽杆菌;阴沟气杆菌;粪便链球菌;龈脓肿微细球菌;白色八叠菌;耶尔森氏菌【21捌。3.2.2携带传播真菌。南京市及南通市卫生防疫站分别从现场采集的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个体上分离出多种霉菌,分别隶属

7、12个属:曲霉(黄曲霉菌的检出率高达29.05%):青霉;酵母;毛霉;根霉;链孢霉:木霉;枝孢霉;弯孢霉;镰刀霉;头孢霉;白僵霉【3猡J。3.2.3携带传播寄生虫卵和病原虫。其中包括蛔虫,钩虫,鞭虫,绦虫,蛲虫,兰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是蜚蠊携带的最重要的一种病原虫,埃及、委内瑞拉和秘鲁都报道从多种蜚蠊体内找到与溶组织阿米巴相似的囊刨3’301。3.2.4携带传播病毒。其传播的病毒以肠道病毒为主【311。1980年从美洲大蠊134份标本中分离出8株病毒,其中4株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次年从医院的病房、食堂、饭馆、旅社、乳制品厂和居民的厨房里捕捉的仍以美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