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

ID:32142658

大小:22.19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1-31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_第1页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_第2页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_第3页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_第4页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耗能粘弹性阻尼器的试验分析与结构减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4.3.2体现温度和频率效应的等效分数导数Kelvin模型⋯⋯⋯⋯⋯⋯⋯⋯⋯⋯⋯⋯⋯⋯.404.3.3理论与试验结果比较⋯⋯⋯⋯⋯⋯⋯⋯⋯⋯⋯⋯⋯⋯⋯⋯⋯⋯⋯⋯⋯⋯⋯⋯⋯⋯一404’4本章小结⋯⋯⋯⋯⋯⋯⋯⋯⋯⋯⋯⋯⋯⋯⋯⋯⋯⋯⋯⋯⋯⋯⋯⋯⋯⋯⋯⋯⋯⋯⋯⋯⋯⋯⋯44第五章粘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分析⋯⋯⋯⋯⋯⋯⋯⋯⋯⋯⋯⋯⋯⋯⋯⋯⋯⋯⋯⋯⋯⋯⋯⋯⋯⋯.455.1粘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的性能与特点⋯⋯⋯⋯⋯⋯⋯⋯⋯⋯⋯⋯⋯⋯⋯⋯⋯⋯⋯⋯⋯⋯.455.2粘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

2、⋯⋯.455.3粘弹性阻尼器减震结构实例计算分析⋯⋯⋯⋯⋯⋯⋯⋯⋯⋯⋯⋯⋯⋯⋯⋯⋯⋯⋯⋯⋯⋯.455.3.1算例概况介绍⋯⋯⋯⋯⋯⋯⋯⋯⋯⋯⋯⋯⋯⋯⋯⋯⋯⋯⋯⋯⋯⋯⋯⋯⋯⋯⋯⋯⋯..455.3.2分析模型的验证⋯⋯⋯⋯⋯⋯⋯⋯⋯⋯⋯⋯⋯⋯⋯⋯⋯⋯⋯⋯⋯⋯⋯⋯⋯⋯⋯⋯一465.3.3地震波的选取⋯⋯⋯⋯⋯⋯⋯⋯⋯⋯⋯⋯⋯⋯⋯⋯⋯⋯⋯⋯⋯⋯⋯⋯⋯⋯⋯⋯⋯..475.3.4加入粘弹性阻尼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475.4本章小结⋯⋯⋯⋯⋯⋯⋯⋯⋯⋯⋯⋯⋯⋯⋯⋯⋯⋯⋯⋯⋯⋯⋯⋯⋯⋯⋯⋯⋯⋯⋯

3、⋯⋯⋯.53第六章结论与展望⋯⋯⋯⋯⋯⋯⋯⋯⋯⋯⋯⋯⋯⋯⋯⋯⋯⋯⋯⋯⋯⋯⋯⋯⋯⋯⋯⋯⋯⋯⋯⋯⋯.546.1全文总结⋯⋯⋯⋯⋯⋯⋯⋯⋯⋯⋯⋯⋯⋯⋯⋯⋯⋯⋯⋯⋯⋯⋯⋯⋯⋯⋯⋯⋯⋯⋯⋯⋯⋯。546.2研究展望⋯⋯⋯⋯⋯⋯⋯⋯⋯⋯⋯⋯⋯⋯⋯⋯⋯⋯⋯⋯⋯⋯⋯⋯⋯⋯⋯⋯⋯⋯⋯⋯⋯⋯.54参考文献⋯⋯⋯⋯⋯⋯⋯⋯⋯⋯⋯⋯⋯⋯⋯⋯⋯⋯⋯⋯⋯⋯⋯⋯⋯⋯⋯⋯⋯⋯⋯⋯⋯⋯⋯⋯⋯⋯56致{射⋯⋯⋯⋯⋯⋯⋯⋯⋯⋯⋯⋯⋯⋯⋯⋯⋯⋯⋯⋯⋯⋯⋯⋯⋯⋯⋯⋯⋯⋯⋯⋯⋯⋯⋯⋯⋯⋯⋯⋯⋯⋯⋯⋯⋯⋯⋯⋯⋯⋯⋯⋯.60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4、⋯⋯⋯⋯⋯⋯⋯⋯⋯⋯⋯⋯⋯⋯⋯⋯⋯⋯⋯⋯6l第一章绪论1.1前言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现象。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破坏性的地震,这些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东濒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地震带所经过的地区,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有41%的国土及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6度及其以上的地区则占国土面积的79%。在20世纪有3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

5、60万。1976年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在10多秒内把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毁为一片废墟,死伤40余万;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共造成69226人死亡,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受灾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4624万人,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00亿元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2010年4月14日晨时,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造成2698人遇难,失踪270人。随着经

6、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各种高层建筑、大跨空间建筑、大跨桥梁等结构的大规模建设,地震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将更大。因此,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土木工程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结构抗震发展史,建筑结构一般采用增强其承载力与变形来抵抗地震,即所谓的抗震结构,其抵抗倒塌是依靠结构主要构件开裂损坏吸收地震能量来实现。但是,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许多按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房屋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Ilj。因此,按传统抗震方法设计的结构即使能够避免房屋倒塌,但是由结构破坏所造成的直接与间接

7、经济损失及其所引发的次生灾害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针对传统抗震的不足,结构振动控制设计方法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抗震设计手段。1972年美籍华裔学者姚治平将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建筑结构,首次提出了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2J。自Yao提出了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后,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工程应用也日益广泛,目前已成为土木工程学科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1.2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地震、风、海浪、车辆等动力作用下的反应和

8、损伤积累,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灾能力,术。结构振动控制应用经典的或现代的控制理论,是结构抗震减振和防灾减灾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技在结构的某些位置设置控制装置,当结构在台风或地震等作用下发生振动时,这些控制装置可以主动地或被动地对结构施加一组控制力或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根据控制系统与外部能源、结构振动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