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

ID:32149706

大小:26.6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31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_第1页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_第2页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_第3页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_第4页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研究论文-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内容提要】北宋后期,文人的济世热情消退,遗世之情转笃,辞赋成为文人们深入探索人生问题的重要载体。当时的辞赋在平淡之中孕涵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但有的辞赋创作呈现出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趋向,山川赋、都邑赋呈复兴之势。由于读书穷理和通经明古、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北宋后期赋还凝聚了集大成而求变的创作意识。【关键词】北宋后期辞赋特征宋代文人在文学上具有极强的变革意识。在辞赋创作领域,宋初文人崇尚学殖深醇,尽量在辞赋中显示自己的学术修养和文华风采,而且,他们努力克制个人情感的

2、抒发,追求情理相谐的美韵,各种学术思想的渗透更加重了宋初赋的这些特点。宋赋一开始就向着平和典雅的方向发展,与音情顿挫的唐赋分庭抗礼。北宋中期的政治革新运动给文学以深刻的影响,此时的辞赋创作与学术思潮更为密切地结合,以学术对政治的干预为契机,辞赋参与政治的功能得到加强,甚而至于出现了用辞赋写成的政论文、说理文。当时的辞赋家不再克制自己的情绪,忧世不治的情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伴随着熙宁变法引发的激烈党争,北宋文人的济世热情逐渐消退,遗世之情转笃。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因吕惠卿等人的排挤而罢相,元

3、丰二年(1079),苏轼因讥评时政获罪,兴起文字狱,至此,党争渐变为党同伐异的意气之争和你死我活的利益之争。政坛的这种转变深深影响着文人的心态,迫使文人更深入地思考情感与理性、个人与社会、入世与超脱等人生问题,重视学养和情理相谐的传统又成了赋坛的主调。逮靖康元年(1126),金人渡河,二帝入北,北宋灭亡,文学思想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所指的北宋后期即从元丰年间至宣和年间,共五十年左右。由于受当时政坛的动向、文人的心态、学术发展、科举改革以及辞赋自身规律等的影响,北宋后期的辞赋表现出相当鲜明的时

4、代特征。一辞赋成为文人们深入探索人生问题的重要载体北宋后期的政治史是恶劣党争的历史。正如范纯仁所言:“朋党之起,盖因趋向异同,同我者谓之正人,异我者疑为邪党。既恶其异我,则逆耳之言难至;既喜其同我,则迎合之佞日亲,以至真伪莫知,贤愚倒置,国家之患,率由此也。”(《宋史》本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众多的文人卷入了这场相互攻讦、迫害的争斗中,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他们希望彻悟人生,超越宦海风波和心为形役的苦恼,在心灵的世界中寻觅真正的自我。辞赋有表现人生忧患的传统,从《离骚》的求索人生价值到董仲舒的《士不

5、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张衡的《应间》、蔡邕的《释诲》等的思索人生出处去就,辞赋成为负载文人探索人生问题的重要载体。北宋中期,刘敞、刘攽、文同、王安石等即凭借这种述志赋来深入思索人生问题,沿着这一线索,北宋后期,思索人生便成为辞赋创作的主调,因为在政治斗争中失落的人格、人生意义要通过文学创作、辞赋创作来寻找,来探索。北宋文人具有忧患天下的精神,在北宋后期,面对变幻莫测的政治纷争,许多文人在仕与隐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困惑和彷徨。入世情怀和党同伐异的政治风气使他们不可能完全超然世外,崇

6、尚气节的道德良知又使他们不愿与时浮沉,随波逐流,因此,表现出处去就的矛盾与困惑的辞赋便多了起来,这不同于以往表现有志难伸的抒愤之作,而是在隐与仕的人生道路上的临路迟回、歧路兴叹。像黄庭坚的《休亭赋》、赵鼎臣的《学古堂赋》、程俱的《怀居赋》、李纲的《三黜赋》等均在感叹对仕宦的厌倦和不甘归隐的无奈。如赵鼎臣在《学古堂赋》中写道:“虽世忽晦显,道常污隆。有礼乐以治性,有仁义以饬躬。行既往以无敝,播方来而靡穷。固可骛精思于物表,挹芳馨于壳中矣。在官彬彬,拊循吏民;退休愉愉,讨论诗书。朝而出,以古为律;夕而

7、居,与古为徒。得于内者,充我之不足;发于外者,推吾之有余。”(《竹隐畸士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段文字似乎在表现为官而超脱名利、以古为师的态度,其实质是向往一种亦官亦隐,既志在黎庶,又远离机阱的生活,是在以理性的思索来化解人生的无奈。在北宋后期的辞赋中,有许多表现出世之志的作品,这是文人们为化解宦海苦闷而作的心理安慰。骚体在北宋中期兴起以来,便渐渐脱离屈骚的入世精神,向远离世情的旨趣发展。北宋后期的骚体仍然接绪这一方向,以表现出尘之趣为主。晁补之是当时的骚体大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是在宣扬这种

8、思想,李廌的《拟楚辞》、《叹美人词》,米芾的《楚辞》等,就是抒发高世之情的作品。因此,邵博指出:“楚词文章,屈原一人耳。宋玉亲见之,尚不得其仿佛,况其下者。唯退之《罗池词》可方驾以出,东坡谓鲜于子骏之作,追古屈原,友之过矣。如晁无咎所集《续离骚》,皆非是。”(《邵氏闻见后录》卷一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指的就是当时骚体逐渐远离抒愤传统,向情韵  然的方向发展的倾向。北宋文人具有极强的人格独立意识。既然生存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们便在心灵的世界中去寻觅,在超然的精神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