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

ID:32152459

大小:52.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31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_第1页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_第2页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_第3页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_第4页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利工程论文-八一水库溃坝原因分析摘要:八一水库是中型水库,由于新建泄洪涵洞与原土坝之间新填土体坝顶裂缝渗透破坏,于2004年1月溃决。破坏原因是新建泄洪涵洞处原土坝开挖断面狭窄,左侧边坡偏陡,涵洞外壁截渗环过密,环径大,新填坝体填筑速度快,上部质量低,完工后立即蓄水,新填土坝左侧不均匀沉降过大,坝顶出现横向裂缝,当库水位接近正常蓄水位时,渗流从下游坝坡较高处逸出,出口无反滤保护,坝顶裂缝渗流冲刷,导致溃坝。关键词:泄洪涵洞截渗环土坝裂缝渗流冲刷溃坝 1工程概况  八一水库位于新疆昌吉州米泉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水库总库容35

2、00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上游坝坡1∶2.5,下游坝坡1∶2,土料为粉质黏土。坝顶高程466.85m,正常蓄水位464.22m,坝长10105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  大坝经安全鉴定,防洪标准不够,决定加高大坝0.40m,新建泄洪涵洞一座,设计流量为15m3/s,建在老坝段桩号4+050处。新建泄洪涵洞时先拆除老坝,开挖尺寸底部宽9.00m,边坡1∶1,洞底位于基槽的中心线上。地基是老坝坝基,为粉质黏土,基面高程459.50m。泄洪涵洞为长方形,洞内尺寸2.00m×2.50m,洞身长15.00

3、m,分为两个工作段,每段长7.50m,并在中间各设截渗环一道,截渗环的外径较大,插入新填坝体1.50m。洞口设一道挡土墙,兼截渗环的作用。泄洪涵洞外形结构尺寸及老坝开挖剖面如图1所示。图1泄洪涵洞出口横剖面(单位:cm)  水库加固工程于2003年9月15日开始施工,泄洪涵洞基础土方开挖于9月20日完成,随后进行洞身浇筑。11月11日开始回填涵洞两侧土体,填土为粉质黏土,11月15日回填到463.40m高程,稍高于洞室顶高程463.23m,5d内回填3.90m,控制干密度为1.68g/cm3,11月16~17日两天填完剩余坝体,达

4、临时要求高程466.00m,回填厚度2.60m。该部分施工质量未加严格控制,铺土层较厚,含水量偏高,碾压6遍已出现弹簧土,填筑质量较差。7d内完成了整个坝的回填任务,日平均填土高度0.93m,随后大坝立即投入蓄水运行。  12月8日库水位由459.50m猛涨至462.50m,以后缓慢上升,12月29日库水位达463.40m,为上部填筑质量偏低的部位。2004年1月21日,库水位上升到464.04m,仅低于正常蓄水位18cm,低于临时坝顶1.96m,蓄水2300万m3。2 溃坝过程  1月21日13时30分,水库管理单位值班人员巡视

5、大坝时发现泄洪涵洞出口左侧坝坡距挡土墙边缘1m处有一漏水洞,洞高约1m,宽0.5m,洞底约和泄洪洞中心高程461.58m齐平,漏水量约50L/s,到17时增大至1m3/s。当时抢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法封堵漏水通道进水口,在出口未采取任何措施。由于库内冰冻层厚达60cm,未能及时凿开冰面找到进口,抢险措施无法实现。20时漏水量增大到30m3/s,坝体出现大的塌洞。当漏水流量为100m3/s时,由于坝顶冻土层的作用,坝顶仍未塌落,但出现一拱桥,拱顶厚度1.5m,实际为坝顶冻土层的厚度,拱跨15m。22日11时拱顶塌落,大坝出现了30多

6、米长的溃口,流量为240m3/s。24日7时水库基本排空,溃坝后实测溃口上游最大宽度45m,至下游坝坡坡脚处收缩为35m,除新填坝段全部冲毁外,左岸还冲走了部分老坝坝体。由于泄洪涵洞的防冲作用,使最大冲刷断面位于泄洪涵洞轴线偏左5m,泄洪涵洞洞身向左侧倒塌,河床最大冲刷深度2.5m,高程457.00m。3 溃坝原因分析  客观事实表明,溃坝系新填坝体过早出现渗流所致,溃坝原因分析也就是新填坝体渗流和渗透破坏原因分析。3.1 与溃坝原因分析有关的一些要素3.1.1 坝体开始发现渗透破坏时的上游水位及出口高程 如上所述,坝体渗透破坏是

7、在库水位刚刚上升到464.04m时发现的,因此出险时的水库水位应是464.04m。下游坝坡出水点的位置是根据第一位目击者的描述,水利部专家工作组与当地有关人员共同确定的,作者参加了这次讨论。目击者先看到坝坡有渗流逸出,随即从泄洪洞出口挡土墙的下游面走到有渗水处进行了仔细观察。渗水出自坝体一洞穴,洞高约1m,宽约0.5m,距泄洪涵洞出口挡土墙边缘左侧约1m,洞底高程约与洞中心线齐平,高程461.58m。由于目击者进入现场时下游坝坡漏水洞已发展到高约1.0m,可肯定下游坝坡开始有渗流逸出时的高程要高于461.58m,取其漏水洞的中心高

8、程为水流开始逸出点,则坝体开始渗透破坏时的下游坝坡逸出点高程在462.00m附近。渗透破坏开始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大坝渗透破坏开始时实际作用的水头为2.04m。3.1.2 导致渗透破坏的水力比降 假定渗流通道在坝体内基本呈直线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