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

ID:32153837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1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_第1页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_第2页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_第3页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_第4页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论建立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对我国石油能源供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观点和做法。关键词:石油安全战略石油战略储备作者简介:祝小兵,男,上海电视大学金融系副教授,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博士生石油安全就是要保障石油供给量和石油价格能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石油供应。石油安全战略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国家的战略储备,民间储备,对国内外石油资源的开发,对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调整,政府对石油资源和进口的调控管理。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共同作用才构成一个国家的石油安全战略的体系。我国在构

2、建石油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当然,在具体的措施上,可以分轻重缓急,有序地推进。一、我国石油能源供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会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而可能是由于中东地区的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油价波动,或是由于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进而波及我国的可能性。我国的石油能源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中国是自然资源匮乏和人口众多的大国,石油这一项尤其是中国的“软肋”。据2002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11位,2001年探明石油储量

3、33亿吨,占世界2.3%。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7位。按目前开采速度,中国石油将在14年后出现枯竭的局面。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报告,中国经济的腾飞已经令中国成为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资料来源:《东方早报》2003年11月16日第一版。据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最新数据和预测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预计2004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数字显示,中国的石油用量,已由2002年的495万桶/日,增至20

4、03年的539万桶/日;到2004年将增至570万桶/日。7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石油净进口量增加了7倍,对外依存度已经逼近30%。最迟在2005年,中国的石油进口规模就将突破一亿吨大关。一般认为,中国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以上,原油需求将至少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但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难以超过2%,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中国原油的生命线将逐步脆弱。一旦世界风云突变,我国的能源安全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2、原油进口来源和进口通道过于单一,风险较大  从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构成来看,2002年80%以上的原油进口来自10个国家,60%以上

5、的进口来自中东、非洲的五个国家。从中东、非洲两地区进口原油5019万吨,占原油进口总量(6941万吨)的72.3%。来自中东的进口原油占进口总量的50%,达3500万吨。前三位原油进口供应国都是中东国家,其中,从沙特阿拉伯进口达1153.5万吨,从伊朗进口1073万吨,从阿曼进口831万吨,三国进口总数3057万吨,占中国全部原油进口量的43.3%。来自非洲的原油进口占进口总量的22.8%,其中来自苏丹和安哥拉的进口量分别是642万吨和57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7.5%(见图1)。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从中东及非洲地区进口石油的比例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中东

6、、非洲地区正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局部冲突持续不断,恐怖事件也频繁发生;而且无论是从中东还是从非洲进口原油,大都采用海上集中运输,其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安全隐患突出,石油进口面临较大的运输风险。目前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将使得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如果遇上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将承受重大损失。3、中国原油供给受大国牵制,石油经济与国际政治关系密切相连7美、俄、日等国在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牵制。首先,中国有超过一半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而美

7、国不惜动用武力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控制权的争夺。其次,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是中国的近邻,双方在油气合作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美国通过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第三,中国原油水路进口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控制的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第四,美国、日本和韩国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影响,阻挠中俄能源合作的顺利进行。虽然俄罗斯与中、美、日等国同时开展能源合作,左右逢源,采取大国间平衡的原则,但是俄罗斯对向中国供给原油始终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总之,中

8、国利用国际资源的环境并不十分理想。显然,未来稳定的、长期的石油供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