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

ID:32163180

大小:5.92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2-0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_第1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_第2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_第3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_第4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柳州市生态安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已开始逐步实施。柳州市处于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要塞,是华南重要的工业重镇之一。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以机械、汽车、化工、制糖、造纸、冶金、建材、日化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主导进一步加强,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酸雨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柳州生态市建设和生态模范城市建设,以及远期的柳州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定量评价柳州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

2、实意义。本文在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对柳州市2000年~2007年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进行分析,引入生态压力指数作为评价柳州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指标,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发展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其可持续性的辅助性指标,并着重分析了市区和各县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情况,从而找出生态不安全的区域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结论如下:l、柳州市生态承载力在O.69hm2,人~O.73hm2/人,高于全区而低1二全国,承载力不高;生态足迹在1.7679hm2/人~3.9689h

3、m2/人内,远高丁全区和全国,生态足迹较大。生态赤字较大的主要是市区、南部三县和三江县,其大小顺序:市区>鹿寨县>柳江县>柳城县>三江县>融安县>融水县。2、根据生态压力指数指标,柳州市2000年~2007年一直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各区域也均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但不安全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不同,其大小顺序为:市区>三江县>柳江县>鹿寨县>柳城县>融安县>融水县。3、柳州市2000年~2007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逐年降低,而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但这种增强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存量和外部资源等不可持续的方式获得

4、的。4、柳州市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仍以粗放型为主,且空间差距较大,尤其是北部三县的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5、根据预测,柳州市2008年~2012年仍将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但不安全程度将有所缓和,并呈现逐步向生态稍不安全状态过渡,但化石燃料生态足迹的大量增加仍是其最大的潜在威胁。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安全;生态压力指数;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灰色模型;柳州市: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reformandopening

5、,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heavydrainofresources,theworsened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severelydamagedecologicalenviron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hasbeenbecomingaconsensusthingandoneofthemostimportantbasicnationalpoliciesinourcountry.Liuzho

6、uisintrafficfortressofconnectingsouth,north,eastandwest,andanimportantindustrialcityinsouthofchina.Liuzhouhasgraduallyformedanindustrialstructureofmachinery,automobile,chemical,sugar,papermaking,metallurgy,buildingmaterials,cosmeticsandSOonasMajorcomp

7、onentinrecentyears.IthasanSeriouseffectontherecent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tyandecologicalmodelcitywiththeseriousenvironmentalproblemsofenvironmentalpollution,soilerosionandacidrainfrequencyandSOon.So,it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toevaluateecol

8、ogicalsafetyofLiuzhou.Onthebasedofthetraditionalecologicalfootprintmodel,thispaperanalysesthe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ecologicalfootprintandecologicaldeficitfrom2000to2007inLiuzhou,USeStheecologicalpressureindexasthekeyindicatortoevaluatee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